路北上,到成山角,然後過沙門島,劉家島進入天津。”
“如果信風正好,從崇明到天津,不過一旬。”
朱祁鎮大吃一驚,說道“十日。此言當真?”
王英說道“臣萬萬不敢欺君。南風起時,十日必至,臣敢立軍令狀。前元春秋兩季運糧,皆是如此。”
明天子請訪問??千千看書
不說一年多跑幾趟,單單說就如元朝一般,一年兩次,就用不到八十艘大船,隻需四十艘大船即可了。
朱祁鎮心中算盤劈裡啪啦做響,繼續問道“還有什麼難處?”
王英說道“還有倭寇。”
“倭寇根基在海外,起伏不定,不能窮儘大洋,就無法犁庭掃穴,隻能反複糾纏,而從崇明到天津最快的航道,卻是需要進入黑水大洋。那裡遠離陸地,一旦有事,恐怕來不及反應。”
明天子請訪問??千千看書
黑水並非黑水,而是海麵顏色加深,也就是說到了大陸架以外了。這裡有洋流,所以王英才說順風順水。
或許古人不知道什麼是洋流,但是並不妨礙利用。
如此一來,在大海之上,很多事情都容易發生。
幾百萬石糧食,對日本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一般的財富。
朱祁鎮心中一時間對倭寇也厭煩起來了,隨口問道“王卿,有什麼辦法可以滅絕倭寇嗎?”
王英說道“陛下,可派遣水師巡視日本,令日本王管束好百姓。永樂年間,三寶太監出海第一站,就是日本。從那之後,倭寇也就老實多了。”
朱祁鎮微微吃驚,之前聽鄭和下西洋,隻是沒有想到,鄭和處女航,卻是日本。不過朱祁鎮對而今的日本的情況,也是有些了解的。
雖然距離日本戰國時代黑有些遠,但是並不意味著日本就很太平了。一樣亂得很。日本天皇是一
個擺設。
朱祁鎮說道“王卿的主意不錯。”
楊溥說道“陛下,王英乃功臣之功,此番運糧上京有功,又斬首數十級,當令兵部賞賜。”
朱祁鎮一聽,就知道楊溥是要將王英打發走。
明天子請訪問??千千看書
王英說道“崇明所隸屬於鎮海衛。”
朱祁鎮說道“就轉到鎮海衛吧。”
王英自然明白,朱祁鎮將他安置在鎮海衛之心,要知道鄭和出海的劉家港,就是在鎮海衛之中。
王英千恩萬謝,自然不提。
明天子請訪問??千千看書
楊溥說道“恭喜陛下,得海上人才,有王英,陛下海運之策,可行矣。不過,陛下以為朝廷罷海運,難道是看不見海運之利嗎?”
朱祁鎮微微皺眉,如果是看曆史上,似乎很多人都很愚蠢,隻是什麼最好,卻不去做。而今朱祁鎮深入曆史之中,卻明白每一個能在曆史留名的人。
或許有自己缺點,但都不是笨蛋的,當然了晉惠帝除外。
尤其是這種老臣,簡直是老奸巨猾之極。
朱祁鎮依稀記得,大明前期一直是維持海運,卻在永樂十三年,才罷海運,改為漕運了。
而他並不意味太宗皇帝,乃是一位不了解其中情弊的皇帝。
朱祁鎮說道“願聞其詳。”
楊溥說道“以王英之言,的確是可行的。但是王英所言,從來是細枝末節,無足輕重。真正關係到海運還是漕運,從來不在這一點上。”
“陛下為什麼一定要海運?”
朱祁鎮皺眉說道“自然是大明京師糧食安全,就係在一河之上,實在是太危險了,一旦運河出事,朝廷根本沒有辦法,就好像是去年旱災,毫無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