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是將之前潛規則確定下來而已。
最大壯舉還是敲定了太倉銀庫,所有倉庫之中,唯有這個倉庫,是新建立了。
有人要問了?
之前沒有太倉銀庫,大明的銀子往哪裡放?
是在內承運庫之中。
這也是為什麼太皇太後能在合理的情況之下,為朱祁鎮攢下三千多萬兩銀子的原因。因為大明絕大多數銀子都在這裡了。
大明法定貨幣是寶鈔,雖然大家都知道寶鈔不能用了,但是在之前規定之中,金銀乃是如果珍珠一般的寶貨,自然是劃分到了內庫體係之中。
如金銀珠寶,各種奇珍都是劃入大內的。
戶部下麵沒有銀庫的。之前戶部尚書都是用彆的名目存銀子。畢竟上有政策下用對策,朝廷又不能真不用銀子,隻是劉中敷這個戶部尚書,乃是太皇太後的死忠。
於是乎,情況可以想象了。
而今周忱建立太倉銀庫的舉動,未必不是對太皇太後之前的行為,無聲的抗議。
朱祁鎮想
了想,說道“就依周卿之意吧。”
太皇太後畢竟是擔心幼主臨朝,下麵人有彆的心思,固然在政事,人事上放權,卻私下將財政捏的緊緊的。
反正是罷一切不急之物,除卻必須的政務之外,各種花銀子的事情,都停下來。朝廷也不用花那麼多銀子。
但是而今,情況不一樣了。
朱祁鎮要做事情,一個健康的大明財政是非常重要的。而今大明財政內外失衡的厲害。
而且周忱這個人,不是一個強項令,朱祁鎮真想要銀子,周忱這個人隻會乖乖的將銀子準備好,並親自押送入內庫。
決計說不出,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的話。
如此放在戶部,與放在內庫又什麼區彆?
而且王振有些小動作,朱祁鎮未必不知道。再讓王振揩油?
周忱心中鬆了一口氣。
周忱本質上,不想與朱祁鎮硬抗的,但是他想將大明財政確立在銀本位上,那麼戶部如果沒有一個專門的銀庫,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他雖然滑頭,但是本質上,他所有一切伎倆,都是為了辦事,而並非相反。他的外柔之內,還有內剛。
周忱連忙說道“陛下聖明。”
朱祁鎮說道“好了,銀幣銅錢準備的怎麼樣了?”
周忱立即說道“臣以為辦好了,樣錢就在殿外。”
朱祁鎮說道“呈上來。”
隨即有太監端著兩個紅木漆盤,上麵鋪墊一層紅布,而紅布上麵,分彆有一枚銅錢,與一枚銀錢。
這銅錢與銀錢樣式上一模一樣,都是外圓而內方。
一個上麵寫著,正統通寶,乃是銅錢,一個寫著正統重寶,乃是銀錢而已。
朱祁鎮過手一看,掂量兩下,就示意楊溥看看,楊溥也掂量了一下,說道“這銅錢早就有一定之規,隻是這銀錢,卻是如何說法?”
正統年間雖然很少鑄造銅錢,但是還是有一點規模的正統通寶在世麵上流通,楊溥早就見過了,也就是朱祁鎮從來手不沾錢,覺得稀奇而已。
楊溥的目標一開始就是放在銀錢之上。
周忱說道“按陛下的意思,七分銀,雜以它物鍛煉而成。一枚值一兩。”
楊溥說道“如此說來,錢息三分?”
周忱說道“不足三分,戶部寶源局還是需要錢的。”
朱祁鎮說道“唯一一點不足,就是銅錢之中有方孔,卻是為了用細繩貫穿,一貫千枚。而今天下有多少百姓,能有千兩家私?無用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