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孤重臣,說起來好聽,但是做起來卻未必了,特彆是皇帝長大了,或者說皇帝覺得他自己長大了的時候。
楊士奇與胡濙的舉動,未必有一種激流勇退的心思。
張輔也明白這一點,所以這一段時間,張輔到處找好生養的女人,一心一意隻想求生一個兒子。
未必不是避嫌。
所以,對皇帝權力玉望,他並沒有阻攔的意思。隻要皇帝所選的人合適。至於成國公朱勇的心思,張輔隻是期盼他能想開吧。
朱祁鎮送走張輔之後。說道“英國公最近操勞過度,太醫院送一些補品,好好給英國公補補身子。”
“是。”身後立即有下太監說道。
朱祁鎮對張輔的心情也很複雜。
張輔這種退步的心思,他也看在心上,一方麵,欣賞張輔的識趣。另外一方麵,心中卻也暗暗惱怒,暗道“朕在他心中,就如此不堪嗎?容不下幾個老臣嗎?”
有時候,就這麼奇怪。
朱祁鎮用保定侯孟瑛坐鎮五軍都督府,其實就是化解英國公與成國公之間的聯盟,而今也算是有些成效了。
畢竟孟瑛也是靖難集團的一員,而且能打仗,威望不淺。
如果張輔不退的話,其中有不知道麻煩事。
但是張輔明顯退下來,有一種什麼事情都不想管的意思,朱祁鎮心中又不舒服了,畢竟張輔如此名將。
不僅僅是大明的主心骨,也是朱祁鎮的主心骨,不管朱祁鎮多重視孟瑛,一旦遇見軍事上的重大決定,朱祁鎮還是第一個問張輔。
孟瑛雖然厲害,但是比張輔還是差了一個檔次。
這種患得患失之心,也正是因為張輔威望大能力強,對皇權其實有威脅的。
朱祁鎮深吸一口,將自己的心緒一點點的放下來了,看著勾畫了不知道多少次大寧地圖,對大寧地區的一草一木,一溝一壑。
朱祁鎮不能說了然於胸,但也是都知道的。
恢複大寧,這是朱祁鎮登基以來一直想做的一件事情。而今朱祁鎮覺得時機在一點一點的成熟起來。
恢複大寧,首先要解決糧食問題,而糧食問題又分兩類,糧食儲備,與運輸。
今年河北秋季豐收了,而今秋糧還沒有征收上來,而今即便是征收上來,朱祁鎮能看見的也不過是一個數目而已,因為這些糧食,幾乎全部都要拔給直隸,作為治河費用之一。
但是僅僅是一個數目,就足夠讓朱祁鎮興奮了,蓋因比往年多了四十多萬石。
朱祁鎮一想到,如果河北水利大工正式完成,那麼河北每年的錢糧就會多交出多少。
不用多多少,隻有能夠多出一百萬石,就足以支撐大寧鎮的存在了。
至於糧食運輸,而今從北京到宣府的馳道,正在開工了,因為朝廷將大量錢糧都投入在河北水利之上,所以周忱手中也沒有多少錢。
所以,這馳道的進展很緩慢,實驗的性子很濃。但是從周忱的那邊的反應,卻是很好的,最少糧食消耗少太多了,不至於七石糧食,隻有一石能運送到目的地,這樣的局麵,今後將成為曆史了。
糧食問題隻要能夠解決了。而以楊洪對陣兀良哈的情形來看,朝廷對付瓦刺,情況如何,還真不知道的。
畢竟朝廷與瓦刺之間,多年來都沒有發生過主力碰撞的事情了。
但是對兀良哈卻是太熟悉了,宣宗皇帝宣德八年親征,打的就是兀良哈,而且是大獲全勝。
所以隻要能拖著瓦刺主力,修建好通向喜峰口的馳道,宣大之兵,直撲大寧,重建大寧城,並以馳道與關內相連。
如此一來,大寧鎮就重起來。
大寧鎮隻要重新建立起來,那麼北京距離前線,就遠了三百裡,一旦有事,也不至於烽火傳京都了。
“快了,快了。”朱祁鎮明明知道,這一切準備最少還有年時間,但是心中依舊安慰自己。“不管多少時間,這一件事情一定要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