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於包稅製。
開國之初,並不是這樣的。
那時候,能產多少,不敢欺瞞上麵,自然是有多少上交多少了,但是後來卻不一樣了。後來很多人都分大帳小帳。大帳自然是朝廷的,小帳是他們自己的。
所以,上報的數目,就有意無意的在一個數字穩定下來了。
而這個數字就演變成定額了。
而礦產的生產一般是越往後,規模越大。生產的數量也就越多,定額固定後,下麵的人分得也就越多。
當然了,朝廷大員也不是傻子,自然不會讓下麵多沾便宜。雖然水至清則無魚,但也不會將魚養的太肥了。
每年想要完成定額,其實也很辛苦的。這種上下之間博弈,也讓定額數量越來高。
從閩浙一帶的銀礦,從國初的數千兩,發展到而今的十萬兩上下,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的。
但是也不是沒有年份,因為這樣那樣的問題,出現完不成定額的時候。
完不成怎麼辦,就是包賠。
反正朝廷是要這麼多錢的,你們產不出來,就是買兒買女也要為朝廷補上這一筆錢。
這樣一來很多礦工之慘,根本是慘無人道。
而且這一片山都是朝廷封禁的。不許百姓進山,就是為了防止盜礦。這樣的情況之下,大部分礦工是逃不了的。
即便是逃了,他一直在礦上,又有什麼生存能力啊?
當然,葉留宗這樣說,也不是他多高尚,因為他明白。他們三個人即便攜帶重金,到了南洋就好過了。
說實話,大明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還是有王法的,但是海外才是真正沒有王法的地方,他人生地不熟的,又帶著錢去南洋,他估計他非要夾著尾巴做人才,才能活下去。
但也僅僅是活下去而已。
葉留宗英雄一世,從最底層白手起家,坐擁數千礦丁,在浙江福建地麵之上,是妥妥的江湖大佬。
哪裡願意受這個委屈。
他這話,不僅僅是說給葉希八這個粗胚聽的,還說給他礦丁聽的。
果然,不過一天之間,葉留宗的話已經傳遍了山上所有人。而所有礦工一想到朝廷重新開礦麵對的悲慘生活。都咬著牙,下定決心跟著葉留宗乾了。
從這一點,也看出楊溥的老辣。
直接看到了問題的核心。
葉留宗看氣氛醞釀的差不多了,在山中空地上召集大夥,兩千大漢站在空地上,葉留宗說道“兄弟們,不是我葉留宗想反,而是朝廷不給我們活路。這幾天,我思來想後,是前也是死,後也是死的。”
“我葉留宗十幾歲跟著叔叔出來搶礦,生生死死的早就看慣了。”
“我葉留宗,可以死,但不能窩囊死。”
“朝廷想要我們的命,就讓他們來,我葉某,舍得一聲刮,敢將皇帝拉下馬。”
“舍得一聲刮,敢把皇帝拉下馬。”所有礦丁大聲喊,每一個都被通紅的篝火映射的分明。
每一個人眼睛之中,都有火一樣的仇恨與決然。
葉留宗一揮手,正是打出兩排豎旗,分彆寫著“刀劈人間不平事,槍打世上不平人。”
這一句話,乃是葉留宗少年時所寫,也是一直行來的座右銘。更是葉留宗自稱鏟平王的來曆。
葉留宗整合好人馬之後,又派出信使,召集各路礦盜,要知道群山之中,盜礦的人不是隻有葉留宗一人,葉留宗不過是最大的一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