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鎮不願意頻繁易相,他登基以來,內閣首輔也就三任而已,楊士奇,楊溥,而今的曹鼐。
但是更不願意妥協。
畢竟,他之前對楊士奇,楊溥都妥協了,沒有辦法,楊士奇楊溥都是元老重臣,是硬骨頭,朱祁鎮也不願意硬碰硬。隻能妥協了
曹鼐是何須人,不過是宣德年間才入仕的。資曆淺薄。如果不是有楊士奇推薦,朱祁鎮支持,這內閣首輔能落到他頭上。
故而,兩人就這樣僵持住了。
空懸的內閣大學士就一直懸著吧。
反正大學士厘定七人,乃是朱祁鎮定下來的,之前大學士幾個都有。多一個少一個並不妨礙公事,不過讓幾人分擔一點而已。
“平。”朱祁鎮目光掃過幾個大臣,說道“諸位先生坐。”
幾人坐定之後,胡濙忽然說話了,他說道“陛下,老臣剛剛看見,陛下今早膳沒有動筷?”
朱祁鎮一時間有些錯愕,想來是收拾到東西的小太監出去的時候,被胡濙看見了。說道“胡先生倒是眼尖。”
胡濙說道“陛下,負天下重任,萬金之軀,需保重龍體才是,一之計在於晨,早餐不食,有誤終,不合養生之道,臣請陛下保重老體,勿讓天下臣民憂心。”
朱祁鎮心中苦笑,暗道“沒有想到我到了古代,也逃不過被催早餐的命。”他心中雖然如此吐槽,但是心中卻也有一絲絲的暖意。
這位胡濙常年不管事,幾乎有大隱隱於朝的風範,但是他對大明朱家卻是忠心的。最少朱祁鎮覺得胡濙看向他眼神,有時候不像是一個大臣看皇帝,而是像一個老人看在小輩。
朱祁鎮說道“朕知道了,這樣吧,讓小廚房,給諸位先生備一分粥,也讓先生們嘗嘗宮中的飲食。”
因為朱祁鎮普及了煤球爐,各宮中的小廚房都普及了。當然了說普及也就宮中皇帝,太後,皇後與嬪妃,還有郕王,才能享受到這個待遇。其他的宮人是不可能享受到這個待遇的。
再也不用禦膳房光祿寺送餐了。
朱祁鎮決計不是那種吃冷餐的皇帝。乾清宮小廚房,與坤寧宮小廚房,還有慈寧宮小廚房,絕對是大明宮中廚藝最好的三個地方。
畢竟宮中正經三個主子,都在這三處,在太皇太後去後,孫太後就入主慈寧宮了。
“老臣有口福了。”胡濙說道“老臣似乎好多年沒有在宮中吃過飯了。”
朱祁鎮想起,胡濙其實在太宗時期,也是宮中的常客。說道“怎麼文淵閣的夥食不好嗎?範弘。”
範弘說道“奴婢在。”
朱祁鎮說道“吩咐下去,今後文淵閣的堂食,都由乾清宮小廚房供應。”
範弘說道“是。”
內閣幾位紛紛行禮說道“臣等謝過陛下。”
文淵閣的堂食,就是現在所說的工作餐。一般都是有禦膳房,或者光祿寺供應的。而且文淵閣本質上也是一個圖書館,而且是皇宮之中最大的圖書館,照例是不許生火的。
其實宮中也不許生火,隻是誰能能攔得住皇帝嗎?
禦膳房的飯菜,味道也就那樣,哪裡有乾清宮小廚房味道好。
小廚房句乾清宮大不過幾步路的距離,說話之間,就有有人將粥送上來了。
就是很清淡的白粥,配上四盤時蔬。
朱祁鎮心中存了事,但是吃起來飯來,卻不隻覺得慢了下來。
無他,用餐禮儀已經刻進了朱祁鎮的骨子裡麵了。沒有人則罷了,有人在,朱祁鎮下意思擺出來一個皇帝的樣子。
一切按禮儀來。
吃了一柱香有餘,朱祁鎮放下了象牙筷。
幾乎是朱祁鎮放下筷子的時候,叮叮當當的聲音響起,幾乎所有大臣都放下了筷子。
他們幾乎沒有用多少。
想來都是吃過早餐來上班的。朱祁鎮也不多勸了,揮手讓人收拾一下,讓人將昨夜急報傳了下去。
支持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夥伴!找不到書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