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八十八章????????????????高陽伯李文
於謙在西寧待了一個月有餘。
做成了兩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卻是於謙在清覺寺參加法會。
其實哪裡如葛藏所言,是準備好的法會,分明是葛藏為於謙專門準備的法會。
隻是於謙也當做不知道而已。
當了法會當日,靜覺寺人山人海的,也讓於謙看到了藏傳佛教在這一帶的影響力。
在法會之後數日,於謙又分彆見了其他三衛的指揮使,僉事,已經各級土司。具體怎麼說,就不細說了。自然是一番揉扁掐圓一番,讓他們驚懼之餘,又心悅誠服。讓茶法能夠順順利利的推行下去。
到了而今新茶法的所有障礙都被一一清除了。
從江南,到四川,到陝西都做好了準備,但是剩下的事情卻不是於謙要做的了。
於謙作為三邊總督,今歲陝西又大旱,不知道多少事情要等著於謙處理,於謙注定不能將精力全部投入到茶法之上。
所以,具體辦事的人就丘浚。
於謙這一段時間之內,不論做什麼也都帶著丘浚,讓丘浚完全了解這裡的情況,好對症下藥。
於謙的奏折也得到了朝廷的批準。
西寧設州,與西寧衛同城,看上去是城中多了一個衙門而已,並無什麼不同,但是實際上卻是多了一套行政體係。
將西寧衛的民戶,與李家的頂戶納入其下。
於謙親自主持了分割,新設的西寧州下麵就有編戶三萬多人。十幾萬畝土地。並全部登上編練黃冊,並將西寧衛從陝西行都司劃到了陝西都司麾下。
西寧州也劃給了臨逃府。
而西寧暫時沒有知州,隻有一個主事。西寧州知州自然要朝廷任命。但是這暫時主持西寧州事務的主事不是彆人,卻是張文。
本來當地人一般不會在當地任職。
這是規矩。
於謙卻知道西寧與其他府縣不同,不可糾結於成法。西寧一直是大明勢力薄弱的地方,甚至在大明剛剛收複西寧的時候,設的就是西寧州,最後為什麼取消,種種原因時代久遠,也就不細究了,無非是當地人淪入蠻夷日久,已經不習慣漢人的統治方式了。
如果貿然改變,以內地的方式統治西寧,是萬萬行不通的。
而當地人熟悉情況。以張文的才能如果在內地一輩子都不能當上一個七品官,但是他畢竟是西寧土著,又熟悉情況。
讓他暫時管理卻是可以的。
甚至於謙已
經建議,讓張文一輩子在西寧當官,從主事一直到知州,能讓他當幾十年了。其他的官員自然要從中原派過來。
有這個熟悉情況的人在。應該容易管理一下。
等二三十年後,張文老病或者亡故之後。張家或許在西寧成為望族。但是張家的人再想在西寧官府任職就不大可能,除非是胥吏。
即便如此在如此多的土官,衛所官員威脅之下,張家已經是州府的幫手。如果張家能有出息出一個進士。
那麼州衙在西寧的地位也隻能更穩固。
到時候,就順利的將西寧這種,在於謙眼中不正常的地方結構,變成大明內部正常的地方結構。
當然了,他隻能做如此想,而那個時候於謙已經看不到了。
於謙並且上奏朝廷,將茶馬禦史的駐地放在西寧。一來加強西寧的控製,二來也是好與烏斯藏方麵溝通。
最後叮囑丘浚用心辦理茶馬事務,然後帶著李家一行人,離開了西寧回蘭州去了。
來的時候萬餘人隨行,走的時候也是萬餘人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