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足利義政滿心歡喜的做出了他後悔一輩子的決定。
將佐渡島借給了大明,換取大明對博多港開港的支持,也就是大明官方下令,與日本貿易隻能去博多港。
之所以不是長崎,卻是這個時代還不是長崎興旺的時代,日本西海岸博多港更被日本看重。
足利義政也是知道,自己水師實力不足,但是他想要做的不是加強自己的水師,這也太費錢了,而且無用。
足利幕府的主要敵人,不是彆人,就是日本各島上麵的大名。對付這些大名,幕府不需要太多船隻。
足利義政自然不願意在水師上多費力量。
隨後足利義政說服了細川勝元。當然了君臣之間的利益分配,就不要擺在台麵上來說了
有足利義政與細川勝元支持。這一件事情就此通過了。
於是在正統二十一年五月的黃道吉日之中,李實代表大明天子,再次冊封了日本國王。
於是足利義政成為繼足利義滿之後,第二個受大明冊封的日本將軍
至於下麵一些勾當。
比如日本借佐渡島給大明,日本與大明聯合打擊日本周邊的海盜,日本與大明之間在貿易上一係列規定。
日本商人可以到大明去經商,但是僅僅限於寧波一口,而大明
商人到日本去,也隻限於博多港。不得去日本其他地方。
否則就是違法,被日本抓住了,可以自行處置。
李實在日本耗了兩三個月終於滿載而歸了。
他從日本回到朝鮮,先是拜見了徐有貞。
徐有貞與李實細細談過,微微一笑說道“李兄這一次差事辦的不錯。回去之後,定然被陛下嘉獎。”
李實苦笑說道“嘉獎什麼的,我就不要了,我就擔心,陛下撲一個空,反而遷怒到我們頭上。”
徐有貞微微一笑,說道“這個請李兄放心,我已經有了應對之策。”
李實說道“徐兄的意思是?”
徐有貞說道“我就不相信,偌大個朝鮮還找不到一點金礦。”
徐有貞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李實豈能聽不出來。李實這是想要李代桃僵,隻要有金子出來就行,難道這金子還能自己跳出來說自己是從什麼地方挖出來的不成。
但是李實心中卻也有些不忍,說道“朝鮮新定,如此一來,恐生亂事,當今陛下英明神武,應該不會暴怒才是,徐兄三思而後行,而且我在日本打聽,似乎佐渡島上有黃金,也不是空穴開風,隻要細細找幾個大匠,應該是有些收獲的。”
徐有貞長歎一聲說道“希望如此吧。”
但是他心中卻不願意用自己的前途去賭皇帝的心情。
畢竟徐有貞也明白,其實在朝廷之中,有很多人看不管徐有貞。徐有貞之所以步步高升,隨即簡在帝心,不是因為他徐有貞品行如何,而是他徐有貞能辦事,什麼事情交道他手中,從來沒有出過紕漏。
而今如果這一件事情辦不好。
或許皇帝當時不會發怒。
但是今後會怎麼想?
徐有貞很擔心,會不會在皇帝心中就此埋下了辦事不利的引子。
這是他決計不想看到的。
所以,既然皇帝認為佐渡島有金礦,那麼佐渡島一定有金礦,即便這些金礦是從其他地方挖掘出來,然後埋在佐渡島上再次挖掘出來,也是一樣的。
徐有貞心中這樣想,口中卻不會這樣說。他隨即岔開話題說道“少府的大匠已經到了,據說這些大匠都是很厲害,身上還掛著官身,想來會在佐渡島上有所收獲吧。”
徐有貞與李實談過之後,覺得事不宜遲,立即派水師帶了數千朝鮮勞工,還有少府派來的大匠作,一並乘船,去佐渡島了。
不管佐渡島上有沒有收獲,都要派人細細探查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