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九十三章考成法
吏部分為文選,考功,驗封,稽勳四司。
其中文選負責掌管官吏位次等級的升遷改調之事。考功掌管官吏考核升遷黜退的政務。這兩個司最重要。
至於驗封掌管封賞爵位世襲祖蔭褒獎封贈等。稽勳掌管勳級名冊死喪生養的政務。
就顯得比較輕的。
大明吏部從開國之初先是隸屬中書省,之後又分出來,一直是六部之首,其中也是有一定之規的。
而李賢更是從吏部之中一步步走上來的,對吏部內部情況了如指掌。
故而吏部條例之中,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朱祁鎮也僅僅是看看而已,看完之後,說道“先生在考功司主持過京察大計,卻不知道我大明考核官員都有何法?”
李賢微微一愣,雖然覺得朱祁鎮有一些明知故問,但也不能不回答,他說道“考滿與考察。”
“官員三年一任,到期之後,先由各部長官審查,再由吏部覆查,而各部長官以及在外巡撫四司都是由陛下親自審查的。”
朱祁鎮點點頭。
這也是為什麼李賢覺得朱祁鎮是明知故問的原因。
無他,朱祁鎮不是剛剛登基的皇帝,他參與朝政這麼多年,每天要見的大臣,很多都是考滿的。
不過,朱祁鎮也不親自處理這西庶務,都是在該員考滿之後,送到內閣,然後由內閣考察,然後將意見送到朱祁鎮這裡。
朱祁鎮更多是走過場的,當然了,如果朱祁鎮有興趣了,也可以就內閣所提出的一些問題,問一問當世人。
這一條流程,朱祁鎮不知道做過多少次了。怎麼可能不知道。
李賢繼續說道“再有就是京察與外察了。”
至於京察與外察,就更不用說了,上一次京察鬨出的事情,還在眼前,朱祁鎮更不會不知道了。
朱祁鎮說道“如此說來,吏部考察都是察人,而不是在察事?”
李賢說道“皇帝英明。”
的確,吏部就是管人的衙門。
朱祁鎮說道“但是而今很多政務推行不利,下麵的人能拖就拖,能躲就躲,朝廷苦心詣誌的政令,到了下麵卻成為一紙空文。束之高閣而已。這樣的事情先生也是見多了吧。”
李賢說道“陛下英明,老臣的確是司空見慣。”
官僚主義在未來都有,在過去更是少不了的。
朱祁鎮說道“不知道多少事情,都是不了了之,之前朕也不說了,而今趁著這個時候,商議出來一個解決的辦法。”
李賢自然能聽得出來,朱祁鎮的私貨又要來了。
李賢說道“老臣愚鈍,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這樣的難題,不知道陛下有何高見。”
朱祁鎮說道“以朕之見,應該再加上一項,就是考成。”
朱祁鎮要做的就是將張居正最傑出的政策之一,考成法加入吏部條例之中,給大明百官再加上一頂緊箍咒。
考成法這種管理思想,其實很多人都親身體驗。
朱祁鎮上手的考成法,好不是那麼嚴苛。主要是設三個賬簿。一本在本衙門,一本在六科,一本在內閣。
上麵記錄著接受上下的奏本與命令,上麵交代下來的任務,必須在五日之內處理完成,然後奏銷。
每半年,內閣就要查一下下麵每一個衙門的帳篷,與內閣的底本對照,如果有事情沒有做到,內閣就要問一問該部長官了。
其實大明體製之中,對文件處理流程也是有要求的,要求就是某部受理某務,也是五天之內,必須做出答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