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一百一十七章易知單的利弊
真正成為朝廷重臣。
做事能力自然是第一位的,特彆遇見這樣愛折騰的皇帝,更是如此。
但是除卻做事能力之外,一些政治上態度,站隊也是要考慮的,特彆是首輔這個位置,做什麼事情不是進退兩難?
從這進退兩難之中,找出一條路來,就是劉定之最常做事情。
朱祁鎮覺得下麵的看著差不多了。說道“首輔,你怎麼看?”
劉定之說道“易知單此事,並非沒有先例,臣接到韓雍韓大人,在江西就搞過類似的事情,臣以為還是讓韓大人說說吧。”
朱祁鎮聽了,微微有些驚訝。
他看到這個易知單。朱祁鎮首先想到的就是後世的各種票據。這是一個行政體係正規化的進程。
朱祁鎮以為是李東陽的創見,卻沒有想到,李東陽不過是從前人那裡吸取的智慧,問道“哦。韓卿,你覺得如何?”
說起來地方行政的經驗。韓雍是幾個人之中最豐富的。
從地方一路升上來,什麼樣棘手的事情都做過。地方上的事情最清楚不過了,在內閣之中不過幾個月,地位就直線上升。
甚至超過王永和這樣的內閣老人,影響力直追劉定之。
韓雍沉吟了一會兒,說道“陛下,這個想法很好,其實不大好實現,太祖皇帝立法,可謂善之善矣,無處不為百姓著想。隻是而今卻成為害民之政,其中種種不得不令人深思。有善治,無善製。”
“李東陽的心思是好的,臣也知道,在他在寧化縣的時候,這一件事情,已經大利百姓,但是之後就不知道了。”
朱祁鎮心中暗暗歎息一聲。
不同的底層思想,就衍生出不同的政策。
就好像是韓雍所言,有善治,無善製。
這個論斷,就是從理學之中,先做好人,再做好事這個理論延伸出來的。
過度強調人的作用。從來推崇所謂明君賢臣。對製度上東西,不能說不重視,但是並強調。
當然了,朱祁鎮也知道,韓雍對於變法的態度,並不是太積極的。
倒不是韓雍反對,而是從下層一步步做上來的,內心之中並沒有什麼條條框框,也沒有什麼這個不能改,這個不能變的想法。
隻是正因為見識更多,明白地方的情弊,他的態度更多是持重。
朱祁鎮並不知道,易知單這項製度,在明代中晚期,也大行於事,但是到了清代反而廢除了。
倒不是這個易知單不能用了。
一來是百姓大多不識字,胥吏上下其手,有這個與沒有這個並沒有太大的區彆,甚至不能加重胥吏的違法亂紀的成本。
二來,就是經過一兩百年的發展之後,這易知單早就變得不易知起來,甚至複雜到了誰都看不明白的地步。
甚至印刷易知單的費用,就已經成為地方的一項財政負擔了。
到了康熙年間,正式廢除了這一項規定。
但是古代帝國的行政體係,絕對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上麵一聲令下,下麵立即從命。即便康熙年間,已經廢除了易知單。
但是依然有很多地方沿用到了清末,一直到了近現代的財政改革。
甚至其間太平天國也沿用過。
朱祁鎮說道“韓卿覺得此事可以做嗎?”
韓雍在江西的單據改革,並沒有有多少水花出來,但是他也不願意在這上麵拂了皇帝的意思,道“可以一試。”
朱祁鎮說道“此事隻要有利於百姓,總要試一試吧,傳旨給李東陽,免去寧化縣今年起運賦稅,讓寧化縣賦稅全部留用,朕倒要看看李東陽能做出什麼事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