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鎮這樣問。劉定之微微一沉吟,說道“正是如此。”
朱祁鎮說道“這樣吧,朕從內庫撥給一批款子,就負責建立從遵化到北京的鐵路,畢竟遵化到北京的馳道太過忙碌了。”
“這十萬兩就算進這一筆賬目之中了。”
看起來,朱祁鎮自己有錢,自己就可以做這樣的事情。但是為什麼要從內閣過一下。
因為,朱祁鎮自己下令修建鐵路,乃是少府的行為,或者大內的行為,與大明朝廷沒有什麼關係。
也借用不到馳道體係的人力物力。
要知道大明而今的馳道,遠則甘肅,南達兩淮,北至北海,東至海西。長達數萬裡,也培養出一批非常有經驗的修路隊。
這些地方都是工部的人。
沒有內閣的點頭,朱祁鎮是用不到的。
雖然馳道修建不能與鐵路的修建完全一樣,雙方不可能無縫連接。但是畢竟是有相似性。
更重要的是。
如果內閣同意,今後就有先例了。
鐵路代替馳道的工程就正式鋪開了。今後恐怕劉定之也不能阻止朱祁鎮用鐵路代替馳道了。
很多時候,有一就有二。
朱祁鎮的心思,是瞞不過劉定之的。
劉定之心中暗暗一歎,說道“臣謝過陛下,隻是朝廷用度艱難,還請內庫貼補一些。”
他其實很明白,朱祁鎮要做什麼事情,還
沒有做不成的,最多不過是其中有些曲折而已。
這是朱祁鎮的性格決定的,也是朱祁鎮的權力決定的。
既然擋不住,劉定之自然不去擋了。不過想辦法從中間找些好處,還是不錯的。
朱祁鎮說道“好,我令人估算過,從遵化到大同的鐵路,大概有五十萬兩上下,我撥給太倉銀庫百萬兩,其中一半為卿所用如何?”
朱祁鎮雖然有收緊內庫的心思,畢竟內庫雖然有錢,但也不是無底洞。也沒有用不完的銀元。
而今財政如此緊張,朱祁鎮保留一點,一是讓戶部那邊承受一點壓力,二來也是把握朝廷的主動權。
畢竟財力在很多時候也是一種力量。
決計不會萬曆皇帝一般一毛不拔。
所以,真要到了戶部支撐不下去的時候,也是要內庫兜底的。
朱祁鎮給起錢來也是分外的大方。
劉定之立即說道“謝陛下。”
朱祁鎮鬆了一口氣,很多時候,對朱祁鎮來說錢都是小事情了。重要的是事,朱祁鎮準備召見貝琳叮囑一下這一次鐵路修建,從遵化到北京,距離不遠,也沒有什麼險峻的地勢。應該沒有問題。
劉定之之後,又就這幾件事情彙報了一二。
比如山西賑災情況,總體上來說,山西的情況還是比較好的,葉盛辦事得力,又動員了從北京到大同的馳道,運輸糧食。雖然耗費不少,但總算是讓百姓在這個年頭活了下來。
還有四川各土司弄出一點小問題。
西南土司的問題,其實從來是此起彼伏的,平均起來,數年都會鬨出一些亂子,不過是大小而已。
四川巡撫與四川都指揮使倒是得力,總體將這些亂子限製在一定範圍之內,當然了大部分土司不過數千人,就好像是一個大土匪而已。
隻是在深山老林之中,不好圍剿而已。
朱祁鎮也支持劉定之的決斷,就是不要興師動眾,隻要這些土司在自己的山溝裡麵鬨事,就不要太管。
等朝廷過了這個難關,再派大軍圍剿。
隨後劉定之就告退了。
劉定之告退之後,出來的路上,就看見吏部尚書李秉在外麵等著。兩人見禮不提。
李秉目送劉定之走遠之後,才緩緩起身,深深的看了一下乾清宮上麵的牌匾,在太監的指引之下,走進了乾清宮之中。
他知道,他還能不能在大明官場混下去,就看著一次奏對了,如果這一次奏對不成,他就要主動乞骸骨了。
畢竟有時候主動走,還有一些體麵,被人趕下來就不好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