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朝貢,就朝貢,該貿易,就貿易。但是看有利可乘,也是決計不吝嗇打上一仗的。
西域的戰事,其實從來沒有結束,隻是雙方處於不穩定的相持狀態。下個月,傳來西域與瓦刺打上一場會戰。
朱祁鎮也不會太奇怪的。
不過,王越雖然不行。
但是朱祁鎮依然有人選的,那就是現在的成國公朱儀。
朱儀死守伊犁三年,天下聞名。
再加上他從軍以來的功勞,雖然不足以封國公,但是朱祁鎮特彆加恩,封朱儀國公。這其實也是對很多勳貴子弟的安撫。
畢竟,武學教育雖然培養出很多寒門的將領,這些將領之前,不過是尋常百姓而已,通過武學體係一步步的在軍中成長起來,其中的代表就是王越。
但是武學派係之中勢力最大的,還是勳貴集團。
在勳貴之中,又能細分為看開國,靖難,正統,這就不用說了,如果以當權不當權來分,又能分為掌握實權的勳貴,與那些已經在軍中失去影響力的勳貴。
經過大規模軍事改革之中,衛所之中調整的調整,清洗的清洗,裁撤的裁撤。勳貴對衛所的特殊影響力,就保持不住了。
之前的衛所指揮使是世襲的,他們與勳貴的關係都是祖輩傳下來的,自然是能保持,而今衛所大部分都開始是流官了。
他們哪裡管這個衛所與謀個勳貴有什麼淵源?
這一部人通過武學一拳一腳從軍中打拚出來,也是有相當一部分的。
而朱儀更是他們的偶像。
成國公如何被奪爵,最慘的時候,被從禦賜的府邸之中趕了出來。而朱儀又是如此一步步的奪回自己
祖傳的爵位。
自然贏得軍中不少人的擁護。
而且朱儀,畢竟是當初的少國公,大起大落之下,最為鍛煉人。
朱儀或許打仗不大行,但是在政治上卻是足夠敏銳。朱祁鎮既然推了朱儀出來作為代言人,朱儀即便不為勳貴的利益,僅僅為了朱祁鎮的招呼,也不會讓韓雍給壓下去的。
韓雍想將勳貴壓下去的想法,就被朱祁鎮連消代打的打發了。
這不過,是朱祁鎮與韓雍一君一臣之間,尋常過手而已。
在外人看來,韓雍所奏,朱祁鎮無不準奏,甚至有人傳言說,正統以來曆代首輔,聖寵之盛,不過是周文穆,與當今韓首輔而已。
其實,風平浪靜下麵的靜水流深,也唯有當世人知道。
其餘的內閣成員,變化也不少,老臣王永和致仕了。
在曆史上這位老臣乃是土木堡殉難的大臣之一,而今已經年過七十,有處理最艱巨的工部事務,在劉定之突然死亡之後,他就有了退意。
王永和致仕之後,代替他的是項忠。
這是韓雍的想法。
不過作為內閣首輔,在內閣之中安插人手,是天然的權力。朱祁鎮不會拒絕的。
隻是朱祁鎮不會讓韓雍一個人安插人手的。
朱祁鎮也安插了人手,就是商輅。
商輅也禮部尚書上位,代替的是內閣大學士陳文。
在劉定之突然亡故的時候,陳文其實是能與韓雍爭奪內閣首輔之位的人,隻是陳文雖然有很多小伎倆,但是與韓雍相比,卻是差了一點。
最少韓雍的膽魄是陳文沒有的。
韓雍能在很多事情上逼著朱祁鎮妥協,朱祁鎮惱怒之餘,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那就是韓雍有宰相氣。
真正的宰相就是禮絕百僚,協理陰陽。沒有一點霸氣,怎麼能鎮得住場子。
陳文在韓雍麵前根本不堪一擊。
隻是,有些事情隻要爭了,就要承擔後果。
韓雍上位之後,自然反過來打壓內閣之中的反對者,說的不是彆人,就是陳文。陳文被逼到牆角,隻能以老病致仕了。
至於真老病,還是假老病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還有一個退出內閣的是李實。
這李實不是沒有能力,幾次出使任務,完成都很好,無奈內閣之中都是神仙打家,李實一輩子都在禮部任職,這種清貴的衙門之中,怎麼能培養出來悍將?
李實在內閣之中被邊緣化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了。李實很快就明白,他再待下去,就擋人道,就很自己的以內閣大學士的身份告老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