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八十二章燕然戰場
朱祁鎮在北海並沒有停留多長時間。
食過大魚,見過北海之波瀾,見過極光之絢爛。朱祁鎮對北海,已經沒有多大的想法了。
回到龍城之後,朱祁鎮讓石彪將漠北事務交接給副將。石彪帶著百餘親衛,跟隨朱祁鎮西進。
有石彪在,朱祁鎮這一路就有趣多了。
在龍城以西,朱祁鎮就棄了馬車,減少了儀仗,騎馬而行,大部分隨從都紛紛棄車就騎。
不得不承認,而今的文官也大大不如太宗皇帝那一批了。要知道楊士奇,楊榮,楊溥,胡濙等人,都是有過從軍打仗的經曆,朱祁鎮看過這些人從政筆記,當初也不過一人單騎,跟隨大軍挺進大漠。
甚至有人連馬都混不上一匹。隻能騎著一個小毛驢。
但依然沒有什麼承受不了的。
而今的文武大臣們,卻變得嬌嫩多了。
甚至比不上朱祁鎮。
朱祁鎮好歹是從小弓馬騎射都算精通。有底子在,這一段時間,也慢慢適應了馬山顛簸,再加朱祁鎮出來,畢竟不是打仗。不會有什麼急行軍,也不會有什麼糧食突然不夠用了,等等意外情況的出現。
但是即便如此,很多大臣們都受不了。
反倒是一些老臣,如同丘浚,卻能承受得了。
丘浚與朱祁鎮年紀相當,而且是海南人,也沒有經曆過完整的馬術訓練。就馬術而言,丘浚的馬術,隻能趕趕路而已,長途跋涉,對他的負擔很大,但是他依然挺過來了。
要知道騎馬從來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如果沒有掌握竅門的人,一天騎馬下來,大腿內側磨掉兩塊皮,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丘浚就是這樣的。
朱祁鎮很少出北京,但是每天都練習騎馬。再加上朱祁鎮的馬都是一等一的好馬,最通人性,朱祁鎮騎上去,幾乎人馬合一,並不覺得怎麼累的。
但是大部分文官,都與丘浚一般無二了。而這些文官的反應卻與丘浚不一樣了。
丘浚是咬牙硬頂,上了年紀的人,硬生生在馬背上磨得兩腿流血,也沒有多少一個字,但下麵的官員,卻一個個高喊受不了,甚至有人來請願,要大軍行軍慢一點。
這讓朱祁鎮也想到一件事。那就是大明開國這麼多年,不僅僅武將不如開國之時了,文官也大有不如。
武將方麵朱祁鎮大力整頓,經曆過與瓦刺的戰爭,倒是磨礪出一大批將領,雖然而今當年的老將大多不在了,但是而今掌權的將領,大多都是參與過這些大戰的,雖然當時他們大多都是千戶上下的小軍官的。
但是經曆過大戰與沒有經曆過大戰的將領,完全是兩個氣質。
而文官方麵,朱祁鎮沒有怎麼關注,但而今看來,文官方麵其實也在墮落,而且墮落不少。
並不是說,這些文官騎術不好,朱祁鎮就以為他們不行了。
而今他們麵對這一點小小的磨礪,都沒有韌性了。
說實話,騎馬趕路,是很苦。但是軍中有軍醫,朱祁鎮還帶了太醫,都是大明第一流的醫生,應付這些一點點小傷患,還不是手到擒來,無非是上藥之後,還要騎馬,有些疼而已,對身體來說並沒有什麼損傷。
但這些文官們卻連這一點苦都吃不了。
不管什麼時候,成功都反人性的存在。想要有所成就,就要一點自找苦吃的精神。如司馬光修《資治通鑒》,用原木做警枕。而這些文官們連這一點點吃苦的精神,都沒有,指望他們有什麼大出息,卻是很難的。
戰場之上,是最公平的考試,彼此既是考生,也是考官。
勝利就是考官,而失敗的人就是沒有下一次的考生。
最明顯不過,不可能作弊。
所以武將能打不能打,上戰場之後,自見分曉。
但是文官卻不一樣了。
官場之中,能將黑的說成白的,也能將白的說成黑的。有太多的機會,遮掩真相了。
朱祁鎮細細想來,忽然想起李時勉。
而今大明很少有這種敢於直言犯諫,不顧生死的大臣了,雖然當時朱祁鎮感覺李時勉感到討厭,但是而今,反而有些懷念了。
“不過,這個問題,不用我來解決了。”朱祁鎮暗道“是太子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