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劍,堪稱鎮國大學士地步。此女天賦高的可怕。我在她歲數年紀,劍術修為遠不及她。”
大唐軍民,齊聲歡呼。
誰能想到,史思明重創杜預後,竟然冒出一個公孫大娘,如此厲害?
公孫大娘並非將軍、元帥,本是一介江湖奇女子,卻慷慨赴國難,悍不畏死,在國家生死關頭與叛軍主帥決戰,更以絕世劍術重創叛軍頭目,光是這一輝煌記錄,便超過了無數大唐名將。
史思明,可是斬殺了哥舒翰的叛軍猛將啊。
可史思明並沒有死掉。
他妖尊修為,實力強悍到不可思議地步,哪怕被公孫大娘堪比鎮國大學士的一劍,洞穿胸膛,隻是重傷後退,卻依舊生龍活虎。
公孫大娘的劍氣,已然深入腠理,將他五臟六腑攪得天翻地覆。
但史思明強行壓下傷勢,長戟一擊斬飛了公孫大娘。
公孫大娘傷勢不輕,在空中噴出道道血箭,美麗而淒涼。
但史思明注意力,並不在公孫大娘身上。
他低吼連連,又一擊惡狠狠斬向杜預。
李世民的一箭穿心、公孫大娘一劍封喉,都無法殺死史思明,反而讓史思明越發瘋狂嗜血。
“你個小賊,給我去死!”
眼看史思明一擊要刺穿咽喉,杜預卻輕盈如燕。
秦王破陣舞,同樣作用在杜預身上,讓他擁有超乎尋常敏捷和昂揚戰意。
杜預一個華麗舞步,閃避開史思明致命一擊。
史思明長戟,擦著杜預鼻尖,電光石火,斬在地上,留下了深達數丈的恐怖戰痕。
“當火!”
史思明手臂都被震麻。
但他來不及作出調整,已然被杜預淩厲反擊。
“劍花秋蓮光出匣!”
杜預湛盧劍出鞘,劍芒吞吐,一瞬間斬過了史思明的咽喉。
史思明凶相畢露,麵目猙獰,眼疵欲裂,仿佛擇人而噬的出閘猛虎。
但他卻僵直硬在當場。
他的脖子上,不知何時出現了一道血痕。
血痕,越來越大,鮮血,越湧越多。
逐漸,噴湧而出,直噴上天,形成了一道三丈多高的血泉。
史思明至死不敢相信,他竟然慘死在讀書人杜預手中?
這看似弱不禁風、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讀書人?
他憑什麼能殺我?為什麼能殺我?
我可是連大唐名將哥舒翰都能斬殺的胡蠻猛將。
他至死不明白。
杜預抓住了公孫大娘,舍生忘死一擊,創造的那一刹那機會創造奇跡,以湛盧劍詩詞殺死了史思明。
李世民放下弓箭,欣然一笑,隨之漸漸消失。
他連續射出弓箭,更居中支持秦王破陣舞,已然耗儘了才氣。
隨之消失的,是三十萬才氣士兵。
一首【秦王破陣詩】,一曲秦王破陣舞,杜預以鎮國詩,將詩、舞、樂、陣、曲、歌、賦,融為一體,才有如此驚世駭俗、驚人無比的效果,召喚出太宗李世民,擊破了反賊史思明。
杜預一劍揮舞,將史思明頭顱斬下。
史思明那奸賊的頭顱,帶著一蓬血雨,滿地亂滾飛起。
杜預將史思明的頭顱,奮力一擲,丟入叛軍從中,厲聲喝道:“反賊史思明,已經授首!”
“爾等還不快跑?”
聽到杜預響徹雲端的詩詞,再看到史思明的人頭輪滾,叛軍士氣徹底崩潰了。
無數叛軍,轉頭就跑,哭爹喊娘,作鳥獸散。
人仰馬翻,人馬嘶鳴,自相踐踏,死者無數。
大唐百姓的歡呼,震撼雲端,撼動四九城。
“史思明死了!”
“範陽節度使,叛將史思明被杜預殺了!”
“大唐必勝!長安必勝!”
“叛軍,窮途末路了。”
杜預的歡呼聲,響徹雲端,傳到了數百裡之外。
皇帝站在山頂,呆若木雞,目光呆滯。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他斷然大叫起來。從理智上、情感上,他都無法接受杜預能殺死史思明,拯救長安與水火這一事實。
安祿山、史思明,這兩個名字讓皇帝聞風喪膽,甚至不敢一戰。史思明可是連哥舒翰都斬殺的猛將,正是他指揮的長安潼關一戰,擊敗了哥舒翰二十萬精銳,讓皇帝徹底喪失了信心,才會不顧體麵抱頭鼠竄。
如今,史思明竟然慘死在杜預手中?
這對皇帝而言,不異與滑天下之大稽的玩笑!
殘酷,命運對他如此殘酷。
若早知道杜預這麼能打,他哪裡需要逃出長安?隻要安坐在大明宮中,坐等杜預擊殺史思明不就好了?
如今,他身敗名裂,杜預卻殺了史思明?
這豈不更加證明——他這皇帝不稱職、昏君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