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解元,你快來救救我們吧。”
“皇帝,指望不上了。官軍,指望不上了。我們能盼望的,唯有杜解元大救星。”
“長安光複,中原、河北、山東呢?請杜解元速速發兵。”
“《出師表》,難怪杜解元這張奏折,叫做出師表?原來這是要討伐各地叛逆,出兵橫掃天下的檄文?”
“漫天神佛菩薩,終於看到希望了。”
“神佛管什麼用?唯一能指望的,還不是杜解元?”
大江南北,長城內外,萬眾一心,涕淚橫流,都在為杜預寫的這篇光耀千古、振奮人心的出師表,而激動、雀躍。
相反,盤踞在各地的叛軍、餘孽、逆種,聽到杜預這篇【出師表】,卻心驚膽裂,震驚恐懼,杜預王師還沒動,他們已經動搖起來。
“杜預?就是斬殺了大帥的杜預?”
“他?他不是剛剛占據長安嗎?不是得到了妙子寶庫?他為什麼不自立為王?卻與我們過不去?”
“大家都自立為王,割據一方,豈不美哉?這讀書人,就是榆木腦袋。”
“將軍大事不好,士兵炸營了,聽說杜預要來討伐,都爭先恐後逃亡。”
“什麼?給我鎮定,抓回來!誰敢跑格殺勿論。”
“來不及了,將軍。杜預名聲太大了,大帥、次帥都慘死在他手中,將士們誰也不敢與他作對。”
金陵。
太後激動猛然站起,大喜道:“皇帝,你聽到了嗎?杜預上表,說得清清楚楚,說長安已定,要興複大唐,還於舊都!他沒有自立為王之心!沒有叛亂之心!乃是我大唐一等一的大忠臣啊。”
武士彠趁勢第一個出列,大聲道:“臣,武士彠恭喜陛下、恭賀陛下。今長安已定,杜預上出師表,請陛下還於舊都。有如此忠心耿耿的忠義之士,我大唐複興有望,收拾舊山河,重歸一統。有杜預,乃是陛下之福、大唐之福啊。”
王皇後、武媚娘也帶著後宮妃嬪,出列齊聲恭賀皇帝。
範相臉色鐵青,不知所措,喃喃自語道:“興複大唐,還於舊都?長安已定?真的假的?杜預竟然沒有自立?還要做大唐的忠臣?”
他之前說的有鼻子有眼,篤定無比,一口咬定杜預必然謀反,還鼓動皇帝調集全國軍隊,與杜預決一死戰。
誰想,打臉來的這麼快?這麼狠?
杜預非但沒有謀反,自立為王,反而選擇以出師表的形式,向整個大唐乃至聖元十國公告——我杜預長安已定、兵甲已足,目標是興複大唐,請皇帝太後還於舊都。
昭告天下、廣而告之的出師表,已經揚名天下、人儘皆知。
大唐朝廷想要隱瞞此事,汙蔑陷害杜預,都不可能。
杜預在出師表中,不僅清楚無誤表明自己忠臣之心、日月可鑒,光明磊落,清風霽月,更大大方方,邀請皇帝太後回師長安,還於舊都。
這就把球,一腳踢回了皇帝、範相的腳下。
我已經收複長安,誠懇請皇帝回京,就問你回不回來?
在太後、群臣、後宮嬪妃各種恭賀聲中,皇帝臉色數變,精彩無比。
他心中憤懣無比,很想發火,一股邪火萬丈衝天,無明業火三千丈,卻無處發泄,也不敢發泄。
杜預這出師表,以規勸、勸諫的形式,將他這皇帝罵的狗血淋頭,昏君之名,可謂天下皆知,甚至比曆史上的昏君更慘烈百倍。
這篇千古文章,言辭懇切、勸勉皇帝要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每一句話都無形大巴掌,精確打在皇帝的臉上,打得火辣辣。
偏偏杜預還表達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忠臣思想,彪炳千古,光耀世間,讓皇帝想要發火都沒地方發、不敢發。
大秦,秦帝仰望天空,突然流淚。
群臣大驚:“陛下為何如此?”
秦帝涕下道:“此文真摯非常,震撼人心,催人淚下。特彆是杜預對大唐的忠心耿耿,日月可鑒。我身為秦帝,卻不知道我秦國能否有杜預這般忠貞之士,披肝瀝膽,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群臣默然,無言以對。
秦帝感慨道:“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這篇【出師表】,必將彪炳千古,成為千古絕唱。”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