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出師表!_至聖先師_线上阅读小说网 

後出師表!(2 / 2)

“杜預,這文章寫的真好。”

蔡文姬衷心讚歎“光是開頭深慮正邪不兩立,王業不偏安這兩句,就堂堂正正,正氣凜然,讓人動容。”

杜預暗笑。

這是諸葛亮的後出師

表,名垂千古的名篇,能不讓人動容嗎?

他從長安出征洛陽前,曾經給朝廷上了一篇出師表,逼的皇帝沒辦法,才取得了名正言順主帥大義名分,堂堂正正以大唐王師名義出師。

如今,他若還想繼續執掌軍權,繼續北伐,就要與太後打好交道,爭取太後的支持。

想做到這一點,無異於與虎謀皮,難比登天——太後已經很忌憚杜預如今的實力,更清楚杜預的本事,怎麼可能同意杜預繼續執掌軍隊北伐?

一旦打下河北三鎮,杜預將同時擁有長安、洛陽和河北,等於掌握了關內、中原與河北三大要地,占據大唐半壁江山,完全有實力與唐廷分庭抗禮,不是皇帝勝似皇帝,太後還怎麼睡得著?

但。

杜預偏有辦法。

就是再寫一篇千古名篇,讓太後不得不答應自己出師。

後出師表!

油燈搖曳,美人環視,玉手磨墨,紅袖添香。

杜預在燈下,徐徐寫下了另一句“以陛下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這兩句意思陛下考慮到我大唐和安史反賊不能並存,帝王之業不能苟且偷安於金陵一地,所以委任臣下去討伐反賊。以陛下那樣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本就知道臣下要去征討敵人,是能力微弱而敵人強大的。但是,不去討伐敵人,大唐也

是要敗亡的;是坐而待斃,還是主動去征伐敵人呢?因此委任臣下,他一點也不猶疑。

這是杜預回顧曆史,以皇帝的話,堵太後的嘴——我成為王師統帥,不是一字草頭王,而是堂堂正正獲得皇帝任命的,擁有大義的名分。若太後要對付我,可要想好天下人的反應。

韓娥讚歎道“好一個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天下之大,主強臣弱,也就以你輝煌戰績才敢對皇帝說這種話,換成其他人早就死了一萬次。”

眾女點頭,深以為然。

若非安史之亂以來,杜預連連創造奇跡,軍事上輝煌無比,其他臣子如何敢對太後說——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軍事上的事,太後你就交給我吧,不要瞎嘀咕了。

這種爹味十足的教訓,在出師表上,杜預已經教訓過皇帝了,如今太後又一次遭受了杜預爹味教訓。

但天下之大,無人敢不服。

杜預的戰績,就擺在那裡。

安史之亂,唐廷屢戰屢敗,主力淪喪,皇室出逃,要不是杜預逆天一戰,力挽狂瀾,哪有如今長安洛陽光複,兩京收複的局麵?

太後能否認嗎?

杜預中氣十足、敢說硬話,偏偏朝廷還無人能反駁。

杜預笑了笑,又繼續寫道“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並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得偏安於金陵,故冒危難,以奉陛下之意也,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

疲於西漢,又務於東齊,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我接受任命的時候,睡不安穩,食無滋味,兩天才能吃上一餐;臣下不是不愛惜自己,而是看到大唐帝王之業不可能偏安一隅,處金陵而得以保全,所以冒著危險,來執行皇帝北伐旨意,可是爭議者說這不是上策。而叛軍恰好在西麵疲於對付大漢,東麵又要竭力去應付東齊孫臏的進攻,兵法要求趁敵方勞困時發動進攻,當前正是趕快進軍的時機嗬!現在謹將這些事陳述如下。

杜預深吸一口氣,聚精會神,牛角掛書,閃電五連鞭,開啟連續暴擊。

“太宗明並日月,謀臣淵深,意欲一統天下,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太宗,臣不如房杜之才,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小蠻看不懂,已詢問眼光看向林星河。

林星河笑道“這是杜預向太後固守待機國策反問的第一問。”

“意思是,以當年太宗皇帝雄才大略,可與日月相比,他的謀臣房玄齡、杜如晦見識廣博,謀略深遠,要一統天下,但還是要經曆艱險,身受創傷,遭遇危難然後才得保全大唐暫時安定。現在,陛下比不上太宗皇帝,我杜預也不如房杜之才,群雄並起,叛亂仍在,太後您卻想用長期相持戰略來取勝,安安穩穩地平定天下,這是臣所不能理解的第一點。

眾女這才恍然大悟,紛紛點頭,深以為然。

杜預這是搬出李唐老祖宗,來壓太後。

論李唐皇帝,無人能超過太宗。


最新小说: 末日水災:女大學生上門求糧 超神:重來後,梅洛天庭全都癲了 江少的心尖寵:又乖又野 美女總裁請放心,公司除了我一切正常 反派崽崽超難養,惡女深陷修羅場 海賊:混跡在草帽船上的混血忍者 武俠諸天從陸小鳳開始的加錢劍客 神明的獻禮 快穿之睡神她不想當主神 偏執專寵:病嬌冷總嗜她如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