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名句,也使這首詩必成一首千古絕唱!”
許劭身軀一顫,眼中滿滿都是不可思議之色,讚歎道“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儘,後十字竟有尺幅千裡之勢!”
“前兩句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一句話奇峰突起,要看地更遠,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這是樸素而深刻哲理,卻能催人拋棄固步自封的淺見陋識,登高放眼,不斷拓出愈益美好的嶄新境界!”
“這是何等激勵昂揚、催人向上?又是何等積極探索、窮儘宇宙、無限進取的人生態度?”
“我做月旦評這麼多年,從未見過有人能寫出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這等簡單、樸素卻又寓意深刻、意境悠遠、大道至簡的詩!”
“哪怕平生隻有這麼一首詩,沒有詩成鎮國,也無所謂了!”
“此詩,必將名垂千古!”
“杜預,也必將名垂青史!”
許劭臉上的皮肉都在猛烈哆嗦,激動地聲音也隨之變形,帶著難以抑製的顫音,一字一句道“更難得的,四語皆對,讀來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他顫聲道“老夫隻能用八個字形容——窮極造化,神乎其技!”
最後,許劭聲嘶力竭,幾乎吼了起來“五言絕句之最!”
“五言絕句之最”。
如此考語,技驚四座。
嵩陽書院,人人呆滯。
月旦評辦了這麼多年,誰的作品,能得許劭許子將如此高的八個
字的考評?
誰又能當得起“五言絕句之最”的考評?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杜預這首詩已然是五言絕句之最巔峰者、集大成者,無人能在藝術成就和才氣成就上,超過這首詩。
中行樂卻是氣得臉上肌肉哆嗦。
他乃是鎮國大學士,自然明白許劭的點評意思。
杜預這絕句,總共隻有兩聯,而更精巧的前一聯用的是正名對,所謂“正正相對”,語句極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顯示出所寫景象的雄大;後一聯用的是流水對,雖然兩句相對,但是沒有對仗的痕跡。所以說杜預運用對仗的技巧也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登峰造極、成熟完美境界。
雲雅激動難以自製,豁然站起,美眸灼灼,盯著杜預。
“原來,你不是江郎才儘!”
“原來,你不愧為大唐詩仙!”
“這次鸛雀樓文會,你這一首登鸛雀樓,卻以千鈞巨椽,繪下鸛雀樓北國河山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氣勢磅礴、意境深遠。可謂冠絕天下、將我等之前同名之作,統統掃入垃圾堆!”
“從此,這世上唯有這首,配得上登鸛雀樓,再無登鸛雀樓!”
“公主,臣不服!”
中行樂臉色蒼白,暴跳如雷,怒道“雲雅公主的登鸛雀樓,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仙氣飄飄,才詩成鎮國。哪裡不如這小子的作品?”
雲雅歎道“中行樂,你對詩詞的鑒
賞,還遠遠不夠啊。我詩詞騎在飛鳥的背上,由上往下俯瞰塵世間。感覺整個大地,都被天穹包圍起來了。地麵上的黃河,一路向東,流入了中條山的斷山口。”
“我發揮出的想象力和才氣能力,表麵上看很優秀。可我還是完敗給杜預。因為我的想象力,僅限於在騎鶴遨遊上麵。”
雲雅幽幽歎息一聲,崇拜看向杜預“我受杜預那句啟發——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才寫出這首,騎在鶴背上,俯瞰地麵的景色。杜預已經寫過,我才是拾人牙慧並不新鮮。而我在景物描寫方麵的想象力,以及對人生哲理的提煉,則完全敗給了杜預。”
“而杜預怎麼描繪鸛雀樓之高呢?”
“他說白日依山儘,黃河入海流。”
“他沒說這樓多高,隻說站在樓上,能看到黃河入海處的情形。那是幾千裡之外啊!”
“他說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乃是誌在千裡、洞悉萬裡之外。”
“那更是側目描繪的極致,詩詞之美的巔峰。”
誠如雲雅所言,當杜預脫口而出“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時,他的目光突然放的極其長遠、極目遠眺,看到了千裡之外情形。
前瞻中條,下瞰黃河,中條山之外的群山,群山之外的平原···
無一例外,都在他的目光所及、掌控之中。
杜預看到了什麼?
他什麼都看到了。
他看到了群山之中,逆種文人重兵包圍的布置
,看到了山坳之後密密麻麻的蒙元鐵騎,看到了····
深深潛伏在深山中的黃巢。
杜預如打遊戲開了衛星天圖,一切戰場迷霧,都不複存在。
站在鸛雀樓上,他將敵人重重布置、儘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