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行:“16、3—2、5—1)3、132、15、25—4)15、121,12、7—4)”
第二行:“20、302,9、361)23、32,13、252,9、184)17、6,1、332)”
後麵,還有很多密密麻麻的數字,一串串,一行行。
小蠻看地頭暈眼花:“這是什麼東西?賬本嗎?”
杜預眉頭緊鎖:“不對。賬本不需要那些間隔符。”
杜預拿給小蠻看:“可有什麼頭緒?”
小蠻搖頭:“不清楚。”
“這···怕是天書吧?”
小蠻為爭口氣,冥思苦想,搜腸刮肚,終於放棄:“這肯定沒法解開了!哼,你得到這東西也無用。”
杜預盯著看了一會,嘿嘿一笑:“誰說我解不開?”
小蠻滿腹狐疑:“怎麼可能?”
杜預淡淡一笑:“關鍵,就在那兩首詩上。”
他將牛皮書翻到開頭兩首詩,淡淡道:“這兩首詩可有什麼玄妙?”
“爛詩。”小蠻評論:“沒有什麼特殊的。”
杜預笑了笑,提起筆來,刷刷刷加了幾筆。
詩句,變成這樣:
【早梅詩】),花(h)暖(n)一(y)枝(zh)開(k),冰(b)雪(x)無()人(r)見(j),春c)。
【山飲】
春un)花ua)香(
ang)3),秋(iu)山(an)開(ai)6)。嘉(ia)賓(in)歡(uan)歌(e)須(u)儘(ing)杯(ei)13)。孤(u)燈(eng)光(uang)輝(ui)燒(ao)銀(in)缸(ang)20)。之(i)東(ong)郊(iao)23),過(uo)文(en)橋(iao)26),雞(i)聲(eng)催(ui)初(u)天(ian)31),奇(i)野(ie)歪(ai)遮(e)溝(ou)36)。
杜預放下筆墨。
夜空,突然雷聲大作!
天空中,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打得屋頂茅草沙沙作響。
“這季節,怎麼會下這麼大雨?”
小蠻好奇推開窗戶,一看嚇了一大跳!
因天上下的,根本不是普通的雨點,而是···
粟。
竟然是糧食。
滁州,夜裡竟然下起了粟雨。
滁州百姓,睡眼惺忪,推開窗口,有的婦人還在叫著當家的收衣服。
誰知,他們驟然看到了這天降的粟雨,驚呆了。
“哇!娘,快看啊?天上下糧食了。”
“你睡糊塗了吧?哪有可能?”
“真的!娘快拿木盆木桶來。”
“起猛了,天上竟然下糧食?”
“不對。真的是糧食啊。哈哈!”
“春夏之交,青黃不接,正愁沒米下鍋呢。”
滁州百姓,陷入狂歡,瘋狂湧出大街小巷,高舉各種木桶、木盆,彙聚成
一道歡樂的海洋。
四月,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貧困人家都缺糧食。
但偏偏就下起來一場粟雨,堪稱及時雨。
田洪鳳、林如海紛紛登台,目瞪口呆看著天空中傾盆大雨,不,是傾盆粟雨,臉色大變!
田洪鳳側耳傾聽,遠處天邊,還有鬼、妖、蠻的隱隱哭聲。
“這是什麼?”
“天雨粟,鬼夜哭?”
“當年倉頡造字,方有此異象。如今為何又有?”
田洪鳳喃喃道:“難道,如今還有文事奇跡,對文化的貢獻之大堪比倉頡造字?”
“不可能,這絕無可能啊。”
田洪鳳驚異目光投向滁州西邊——杜預的陋室草廬。
如果說滁州有人能搞出這種大動靜,也唯有那小子了。
但杜預才是秀才,有本事能讓天雨粟、鬼夜哭?對文事貢獻能堪比倉頡造字?
連文淵閣都被驚動了!
文淵閣之上,數個當值大學士,滿臉驚詫莫名,抬頭看向天邊。
“天雨粟?鬼夜哭?”
“何事?到底何人作出這等大事?”
“到底何等貢獻,能讓天降此異象?”
連沉睡萬年、潛伏千年的神仙妖魔、八荒萬族神級存在,都紛紛震驚睜開眼睛。
他們都掐算不出,到底發生了何事?
“昔日倉聖造字,方有此氣象!”
“可肯定,人族文事將興。”
“隻是不知,此人龍潛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