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哈哈大笑。
這長恨歌,都是名場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寫的好,寫的妙。”
皇帝越看越是津津有味。
侍女表情,漸漸震驚。
她大戶人家出身,見慣了爾虞我詐,殘酷無情。
在她看來,太後下詔,一尺白綾賜死小姐。小姐危在旦夕。
皇帝根本冷血無情。
他要是想救,早就救了。
至今紋絲不動,便是壓根不想救人。
光憑這首詩,能讓無情冷血的帝王,改變初衷?
難,難比登天。
誰知,皇帝看地越發入神,如癡如醉。
“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好一個三千寵愛在一身!”
皇帝回想起武媚娘三次承歡的旖旎場麵,越想越覺得···
沒錯。
朕確實好多年都沒有如此寵愛過一個女人。
記憶,被喚醒了
!
後麵,都是描寫武媚娘如何被皇帝寵愛的事實。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謾舞凝絲竹,儘日君王看不足。”
但話鋒一轉,詩詞開始淒淒慘慘戚戚起來。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麵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皇帝拿著信箋的手,微微顫抖。
特彆是那句“君王掩麵救不得”,深深刺痛了皇帝那顆年輕、驕傲又敏感的心!
這裡就能看出杜預心思縝密,文心周納。
武媚娘越是不埋怨皇帝,越是替皇帝開脫,皇帝越是心中不是滋味。
這君王掩麵救不得,說的是皇帝無能為力,而不是說皇帝不想救。
但年輕的皇帝,偏偏最受不了的,就是這種“無能為力”的激將法啊。
“可惡!該死!”
皇帝猛然一拍桌子,逼問侍女:“朕不是打入冷宮嗎?為何談及生死?”
侍女哭拜道:“皇上,太後已經下令,三尺白綾,賜死我家小姐!”
皇帝的心,一陣抽搐。
但他還是沒有采取行動。
太後,是他的母親。
哪怕他身居九五至尊之位,太後手握大權,對他依舊有生殺予奪、廢立之權。
他隻能鐵青臉,繼續看下去。
但後麵的內容,越發將“長恨歌”,寫
得纏綿悱惻、動人至深。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儘未成眠。”
“悠悠生死彆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乾,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彆音容兩渺茫。”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一句接一句,杜鵑啼血,聲聲斷腸。
最妙的是,這詩詞發自肺腑,因太後已經下詔賜死武媚娘。
武媚娘很快就要與皇帝天人永隔。
在得知這消息之後,武媚娘寫出這等纏綿悱惻、情真意切、詩句,
哪怕鐵石心腸的帝王,都哭得淚人一般。
“杜鵑啼血淚悲聲,聲怨霜寒夢乍驚!”
“這首詩哪裡是詩,句句都是斷腸聲。這是要了朕的命啊。”
但高潮還在後麵。
杜預寫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皇帝繃不住了!
淚崩。
潸然淚下,滾滾熱淚。
一旁的高力士,看到皇帝如此悲痛,急忙上去道:“陛下,節哀啊。不要傷了身子。”
“朕連一個如此癡情的女子都護不住,還要這身子、這江山作甚?”
皇帝氣衝牛鬥,拍案而起!
高力士嚇得癱軟在地。
皇帝拿著信箋,顫聲讀出最後一句詩。
“天長地久有時儘,此恨綿綿無絕期···”
“無絕期···”
“嗚嗚嗚!”
皇帝哭了。
帝王淚,
是真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