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尚書令、上官仆射、牛禦史等幾個被佛門滲透、收買的重臣下意識要站出來,拚命反對、大叫不可。
可他們抬頭看到皇帝陰冷、含笑的眼神,立即心中一凜,嚇得不敢動了。
如果站出來,那無異於腦門上寫著“我佛門內奸”幾個大字,豈不是要被夷三族?
但已經晚了。
皇帝陰冷道:“怎麼?範尚書令、上官仆射、牛禦史?你們幾個有意見?是否你們就是被佛門收買、在我朝廷的臥底?”
範尚書令三人心中一顫。
好在幾人都是宦海沉浮一輩子的老狐狸,馬上見機行事。
範尚書大步而出,大聲道:“臣,反對!”
眾人一驚。
皇帝咬牙冷笑道:“好,你有種。”
範尚書飛快道:“但臣不是反對皇上您查封寺院,而是反對隻查封一千寺院!既然佛門如此猖獗,對我大唐危害嚴重,臣堅持應該查封兩千寺院!”
他一臉正氣浩然,涕淚橫流道:“臣,一直都是反對佛門擴張的。隻可惜過去先帝寵信佛門,臣多次勸諫無果,反遭貶斥,今日終於可以伸張正義,一展拳腳。臣,以後佛門一生黑!”
重臣們,齊刷刷翻白眼,鄙夷不已。
“這老狐狸,明明每次都替佛門張目。”
“是啊,就屬他與佛門勾結最深。”
“見機行事,見風使舵,倒是反應快。”
皇帝:“····”
看到阻力最大的尚書令,竟然主動調轉矛頭,高舉大刀砍向佛門,皇帝都不
知該說什麼了。
上官仆射、牛禦史也紛紛出列,一個比一個激動,聲淚俱下,痛陳佛門的危害。
“臣參佛門偷偷霸占了我大唐皇莊十幾處,良田上萬頃。”
“臣有本,參洛陽靈隱寺欺男霸女,上百上香女客離奇失蹤,洛陽府尹與之沆瀣一氣,竟然對鳴冤叫屈者不聞不問。”
這幾個平素替佛門說好話、打圓場最得力之人,都調轉矛頭,其他人自然牆倒眾人推,爭先恐後上本。
“臣知道,河東郡幾個參將,已然被佛門拉攏腐蝕,天天供奉佛像。”
“臣要參禦史大夫,收佛門賄賂十萬兩。”
“臣要求重新丈量佛門隱匿土地和人口,預計每年將為國家增稅兩千萬兩。”
群情激奮,人人踴躍,仿佛佛門瞬間從誰都不敢招惹、不能摸的老虎屁股,變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佛門的諸多醜事、壞事、違法之事,紛紛被踢爆。
大唐皇帝,麵無表情,靜靜聽完,讓人一一記下來後道:“各位愛卿,既然知道這麼多佛門不法之事,為何過去不提?”
眾臣一個個麵色羞愧,低下頭去。
皇帝歎了口氣道:“昔日,大漢曹操擊敗渤海太守袁紹,有燒掉往來書信、既往不咎之事。朕之氣度,也不弱與他。過往,佛門與各位的私下往來,朕一概既往不咎!”
群臣欣喜。
“但!”
皇帝豁然而起:“從今天起,誰再敢不顧身份,與佛門交往,收受賄賂,
為佛門打掩護、說好話,充當保護傘,休怪朕法不容情!”
“就依照範尚書令、上官仆射、牛禦史幾位愛卿所奏,全國毀佛寺三千座,勒令還俗僧眾百萬,沒收這些佛寺一切田產、財富,收歸國庫。”
“朕聽說,趙眘聽從杜預之言,在大宋毀佛滅佛,國力大漲,我大唐佛寺比大宋多數倍,自然也不能輸給大宋。”
“即日起,沒有朕的敕造,大唐禁止修建新的佛寺、道觀、寺院!”
“欽此!”
“皇上聖明!”
幾個重臣,如喪考妣,拜謝在地。
他們心中卻在滴血啊。
因為這些佛寺與他們的利益,深度勾結。
因他們名下,數量驚人田產、土地、財富都偽裝成佛產,隱藏在各大寺院之中,避免繳稅、納稅。
就算被皇帝調查,他們家裡也查抄不成什麼財產,顯得兩袖清風。
如今,這些寺院卻被杜預一鍋端,統統充公。
他們受損巨大。
比起財富,他們更大的損失,在於佛門利益受損嚴重,與他們翻臉。
皇帝順水推舟,逼著他們首先表態,支持滅佛。他們為了自保,不得不說違心的話,還獻上了很多滅佛計策。惡人他們做,好處皇帝拿,佛門豈能不暴怒?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君權與佛門之爭,本質上還是對天下利益的瓜分。
佛門拿的利益多了,歸皇帝和大唐的就少了。
皇帝借助杜預【神滅論】契機,大刀斬向佛
門,也等於奪回了大量利益。
年輕皇帝麵無表情回到後宮,武媚娘上來恭喜:“恭喜皇上,賀喜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