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揶揄、慶幸目光中,杜預麵無表情。
正如楊雄所言——他是主考官,在這貢院考試中,就是規則製定者。
哪怕事後皇帝要追究責任,也無法推翻這次鄉試結果。
楊雄笑了笑,大袖一揮。
“好。發題。”
“第一科,【書】。”
考官魚貫而出,每個人都抱著厚厚的卷子,那厚度一看看就令人望而生畏,可見考題之多。
讀書人炸了鍋、議論紛紛。
“怎麼第一科,上來就背書?”
“完了完了,我一緊張都忘光了。”
“【書】,到底要考什麼?我可禁不住問太多啊。”
“你看那題,就知道楊大人是鐵了心,要烤熟咱們。”
楊雄大聲道:“【書】,乃是經書,考驗讀書人記憶背誦、複述經書能力。所謂聖人之言,如日月之行,讀書人當循規蹈矩,不可絲毫篡改,更不可胡亂創新,越雷池一步。”
他說這話眼睛死死盯著杜預。
誰都知道,他在訓斥杜預。
不少人蠢蠢欲動,眼睛放光,仿佛看到了希望。
“原來如此。楊大人不喜歡天才橫溢的讀書人。”
“嘿嘿,杜預不吃香了。”
“離開田洪鳳,杜預還能創造連續【小三元】的奇跡?”
“嗬嗬,被打回原形了。這下有好戲看了。”
更多投機取巧之徒,眼睛亂轉,尋思該如何投其所好,迎合主考官的口味,來應對這次鄉試。
聖元大陸鄉試是詩詞文章,主考官判卷主觀印象,分量極
重。
看你順眼,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看你不順眼,那便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橫批:不服不行。
“楊雄,老古板一個,看來我要吹噓聖人之言、先王之法才行。”
“嘿嘿,多虧我爹提前讓人打聽了楊雄的喜好,請製文高手針對性準備了幾篇文章。”
“我提前死記硬背、背下大量聖人之言。這次要大顯身手。”
“杜預再才華橫溢,也不吃香了,輪到我等死讀書的人占據上風了。”
麵對楊雄冷嘲熱諷目光,杜預麵色平靜,古井無波。
試卷,發放下來。
杜預打開試卷,第一道題:“默【庸子】全篇。”
杜預嗬嗬冷笑。
【庸子】是【列子】中的一篇,乃是記載上古聖人冉庸的言論。
這題目,在【六藝】範圍內,不超綱。
但問題是冉庸素來以“善論”著稱,也就是很愛說話,【庸子】也變成了【列子】中最長的書,一共313條,合計超過一萬字。
這才是【書】科目的第一題啊。
鄉試,一共要考三天,考五科。每一科都有好幾道題。
而默寫【庸子】,就要一萬字。
聖元寫字用毛筆,速度比現代人打字慢得多,必須館閣體一筆一劃,隻怕一天的時間都完不成。
全場,哀嚎聲此起彼伏。
“我的乖乖,要人命啊。”
“【庸子】?我隻記得他幾句話。”
“完了完了。我早就忘光了。”
“這是舉人的考題嗎?童生才應該死記
硬背啊。”
但也有人欣喜非常,眉飛色舞。
這些都是才氣不足,但喜歡死記硬背的主兒。
“好,楊大人果然不讓我失望。”
“多虧我特意背過【庸子】。”
“押寶,賭對了!看我的!”
“馬上就寫。”
王異靜靜看著試卷,重瞳中毫無波瀾。
琅琊王家早已摸透了楊雄,更清楚知道楊雄的出題偏好、範圍,再說王異說她從小過目不忘,絕非吹噓。
她拿起筆來,筆在宣紙上筆走遊蛇、沙沙作響。
漂亮、清秀的館閣體,在宣紙上猶如印刷體,標準、方正而毫無差錯。
王異書寫速度很快。
她用了一個時辰,就寫完了三分之一。
王異麵無表情抬起頭來,活動筋骨,看著天字甲號房隔壁的杜預。
不出所料,杜預根本背不下【庸子】,他早已放棄治療,停下筆來,無所事事閉目養神。
王異嘴角微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