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人狡黠,但問題也不大。”
“吳國、越國、蜀國本就不是強國。我大唐不去進攻他,已經很感激了。哪裡會來招惹我們?”
“真正有大問題的,隻有大秦、大漢、蒙元三大勁敵。他們都是超級
強國,野心勃勃。一旦發現我大唐內亂,必然會大舉入侵。”
“其中,大漢、蒙元與燕地接壤,倒問題不大。安祿山反而要擔心大漢、蒙元抄他後路。特彆是蒙元,原本就是安祿山防禦對象。一旦安祿山舉兵南下,以蒙元大汗貪婪,隻怕不會放過侵占燕山的機會。”
“唯一需要特彆注意的,反而是大秦。”
“大秦與我帝都長安接壤,並不與燕地接觸,很容易利用這次機會,趁火打劫,大舉入侵我大唐。”
“而它對我威脅最大。其他國家入侵,頂多是侵占我某些地區,但大秦虎視眈眈的,乃是我大唐國都、根本重地。”
“一旦阻擋不住大秦虎狼之師,我大唐將全麵淪陷,分崩離析。”
皇帝、太後麵色肅然。
太後徐徐道:“眼下形勢異常複雜,我大唐麵臨內憂外患。而大秦乃是心腹大患。必須想辦法,穩住大秦,最好能與我締結互不侵犯同盟。”
皇帝也點頭道:“不錯。當務之急,是穩住大秦。如果大秦穩住,大漢也會三思後行。燕地叛亂,蒙元與我就並不接壤,反而對安祿山是一種牽製,讓他有後顧之憂。”
範相搖頭、歎息:“太後、陛下,臣已經想儘各種辦法,試圖與秦人取得聯係。但秦國的使臣仿佛嗅到了某種氣息,虛與委蛇,堅決不肯與我締結盟約。臣以為,必須派出得力國士,前往大秦鹹陽,說服秦帝,才
能要與大秦結盟。”
太後憂慮重重:“可秦人虎狼之國,貪婪無比,過去我大唐尚且安定,都被大秦三次擊敗,奪取了隴西三郡。一旦安祿山全麵發難,大唐陷入內戰、分崩離析,大秦勢必不會放過機會。以現在看,大秦應察覺到安祿山的異動,磨刀霍霍,準備動手呢。怎麼可能與我結盟?”
皇帝也唉聲歎氣。
連兵部尚書也沉默不語。
偏殿之中,愁雲慘淡,人人哀歎。
這是一個死結,也是天大的難題。
偏偏屋漏偏逢連夜雨,大唐如今外憂內患,與大秦締結盟約,乃是化解大唐危機的必答之題。
範相眼波一閃,低聲道:“老臣有一人選,必可完成這一不可能的使命,讓我大唐逢凶化吉,渡過難關。”
“誰?”
太後、皇帝同時眼睛一亮。
我大唐,還有這種奇才?
太後焦急道:“範相,你就不要賣關子了,有話直說。”
皇帝也苦笑道:“範相,這都什麼時候了?火燒眉毛,你彆吊胃口了。”
範相嗬嗬一笑,意味深長道:“這個人,剛剛斬獲大四喜,堪稱我大唐百年以來,最傑出的天才。更遊曆東南,周旋與大宋、吳、越等國間,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贏得了大宋宰相金印···”
他話音未落,太後、皇帝便異口同聲道:“杜,預?”
兵部尚書搖頭道:“範相。這個···隻怕不妥吧?且不說杜預隻是舉人文位,還沒有授予官職,派他出使大
秦,隻怕惹人笑話,笑我大唐朝中無人。再說杜預與大秦相國張儀的矛盾,眾所皆知。張儀的侄子張放,便是書山學海裡,慘死杜預手中。張儀前段時間還派虎狼騎,侵擾滁州、刺殺杜預,僥幸沒有得逞而已。”
“你竟然要派杜預前往虎狼之國秦國,遊說秦帝,與我結盟?我隻怕會適得其反,起到反作用啊?張儀此人,心胸狹窄,睚眥必報,又是天下知名雄辯家,三寸不爛之舌獨步天下。他豈會坐視杜預成功?”
太後也徐徐搖頭:“哀家,也不看好杜預能成功。”
皇帝不悅道:“範相,你乃是三世老臣,老成謀國之人,怎麼也出此下策?”
範相不慌不忙,從容道:“乍一看,杜預確實是不適合之人,但彆忘了杜預詩詞天下第一、擁有詩仙美稱!”
“他這些日子做成的大事、難事、不可能之事,難道還少嗎?”
“再者,我大唐與大秦如今的關係這麼僵,就算派出再合適的人選,也未必能成功。我聽說秦帝很欣賞杜預的詩才。倒不如出其不意,派出一舉人出訪,搞不好反收奇效。”
太後麵容稍霽,點點頭道:“不錯。所謂病急亂投醫,杜預搞不好是一道奇兵。”
皇帝卻堅決搖頭:“不妥,不妥。杜預乃國士之才,豈可輕易讓他重蹈險地?秦帝覬覦、張儀仇視,杜預能活著回來才怪。這殺雞取卵之招,朕所不取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