憫,農!_至聖先師_线上阅读小说网 

憫,農!(2 / 2)

他沉吟許久,突然道:“杜預,這是誰教你寫的?”

杜預微笑道:“不是我寫的,是蘭陵笑笑生。宋佳霖編印的。”

田洪鳳盯著他許久,歎道:“雖然這些字,都非常簡單,是蒙童識字好教材,但蘊含的為人處世、仁孝為本的哲理,卻含義豐富,難就三個一句話,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道理卻意味深長,越嚼越有味。”

“這書,可以流傳天下,成為第一等蒙童教材。”

“喂喂喂!”

林如海急眼了:“老田你怎麼叛變了?不是說好阻止這小子辦學嗎?”

田洪鳳咳嗽一聲:“對,對啊。你為何要興辦這樣的學校呢?”

杜預一指沸騰的百姓,沉聲道:“不為彆的,就為他們!”

“為了這些祖祖輩輩、臉朝黃土背朝天,渴望供兒孫讀書、改變命運的百姓。”

“大秦實施商鞅變法,徹底改變了大秦製度,革去所有貴族爵位,無分貴族平民,一視同仁,獎勵耕讀,唯耕讀才能承襲爵位,才有今日強盛的虎狼之國。”

“我大唐要與強秦抗爭,也唯有徹底變法圖強。”

“而讓底層百姓,也有讀書的權利和機會,乃是我大唐最好的變法圖強之路。”

他目光炯炯,沉聲道:“我有一詩,請諸位靜聽。”

“【憫農】。”

他徐徐悠然道:“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詩詞,才氣,盈天

田洪鳳不由點點頭。

滁州百姓,感同身受,感激涕零,涕淚橫流。

春天隻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杜預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具體而形象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讚美了農民的勞動。

杜預話鋒一轉,沉痛道:“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如今我大唐盛世,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卻仍有勞苦農民慘遭餓死。

眾人震驚!

滁州百姓,哽咽哭泣。

杜預描繪的這幅慘狀、場景,他們太熟悉太慘痛了。

杜預層層遞進,表現出百姓巨大的貢獻、無窮的創造力,就使反轉變得更為凝重,更為沉痛。

百姓辛苦一年,辛勤播種,將全國的田地都種植滿了,但豐收了又怎樣呢?

“農夫猶餓死”!

這是何等悲慘、殘酷的事實?

勤勞的農民以他們的雙手獲得了豐收,而他們自己呢,還是兩手空空,慘遭餓死。

才氣,如同黑雲壓城,沉甸甸壓得所有人帶著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誰製造了人間悲劇?

百萬滁州百姓,跪倒一大片,山呼海嘯。

“杜解元!”

“您說出了我們的心裡話啊。”

“我們每天都辛苦勞動,辛勤勞作,不敢有絲毫懈怠。但家中並無餘糧,朝不保夕,活不下去。”

“隻怕,這是第一個肯為我百姓出首、為我作詩、打抱不平的大詩人啊。”

田洪鳳也淚流滿麵,搖頭歎息:“興,百姓苦,亡,

百姓苦。”

王文昭、徐士林、馮正等人,情緒也漸漸激動起來。

他們大部分出身貧寒,都對杜預詩詞描繪的場景,深有體會,刻骨銘心。

看著情緒激動的百姓,士族讀書人卻紛紛冷哼。

“這就是他們的命!”

“不識字,不懂知識,不種地又能如何?”

“人,各有命。天,早注定。”

“頂多是朝廷減免一點錢糧賦稅,地主少收一點租子就好了。”

但杜預的詩詞,已超過鳴州範圍,向全國範圍快速擴展。

無數正在田地間、土地頭辛勤勞作、悶頭苦乾的百姓,都聽到了杜預的詩詞,抱頭痛哭。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慘,我們太慘了。”

“百姓生活太苦了。朝廷知否?”

“唉,食肉者鄙,未能遠謀。唯有杜預杜解元,才真的關心我升鬥小民、百姓疾苦啊。”

聲音,已傳到了長安。

長安,正在朝議。

範相正在侃侃而談:“今年,我大唐盛世,歌舞升平,四海豐收,錢糧大熟,但朝廷賦稅不夠用了。需要向百姓加稅、攤派、徭役。”

百官無人反對。

皇帝卻皺起眉頭:“範相,這幾年我大唐戰亂連連、天災不斷,還要加稅徭役?隻怕百姓們承受不起,會引起變亂?”

範相拍著胸脯道:“陛下,如今大唐乃是盛世!民間的錢,糧食不知多少?國力可謂蒸蒸日上,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這點錢

糧,對百姓不算什麼。”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蓑衣客 唯我獨法:東京奇幻日常 青春手冊三部曲 退婚聖女?反手封聖大喬小喬 化龍訣 穿成炮灰小師妹後被反派攻略了 萌寶通獸世,上交自己帶飛祖國 日常模擬與蝴蝶效應 女大三千位列仙班 我的孝心變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