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即龍尾。
箕,其形像簸箕,乃是龍尾上末端獨特龍鱗。
杜預為何對大唐朝廷,提出氐、心、尾三宿星宿圖?
因他斷定青龍七宿圖,大部分都保存在大唐皇室!
因大唐皇帝曾賜杜預【房宿星圖】和【亢宿星圖】。
【角宿星圖】,也是王異從大唐皇室得到的,打賭輸給杜預後,看了一眼就懷孕,被杜預盜圖修建龍抬頭奇跡建築。
而李林甫作為曾經的大唐宰輔,他手中的箕宿星圖,杜預認為極有可能從大唐朝廷內庫中竊取、或者貪汙的!
追根溯源,全部四個星圖,都來自大唐朝廷。
還不說明問題?
杜預猜測,鄒衍作為亞聖、陰陽家首聖,很久之前很可能成建製將【青龍七宿圖】,整體送給大唐朝廷,或者大唐征戰四方得到了完整的星圖。
但大唐得到如此重寶,為何不留著自己用?
以杜預使用體驗,這星圖修建要求雖高,但實力也是強橫無匹,在文宮中修建青龍七宿奇跡建築越多,越能發揮青龍七宿完整實力,形成召喚青龍、無可匹敵的強大威力。
至於理由。杜預大膽揣測——根據鄒衍發明的陰陽五行學說,東方為木,屬青色,將東方七宿稱為“青龍”,代表著東方的力量和生機。青龍七宿自然也屬木。
而在聖元十國中,大唐居於天下之中,乃是土德,其祥瑞
獸為麒麟,才有“中土大唐”之說。
而根據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青龍,與大唐乃是相衝相克關係。
故而,雖然大唐朝廷得到了青龍七宿圖,卻因屬性相克,並不如何重視青龍七宿圖,甚至將它作為賞賜臣子之用!
否則,若大唐得到了與本國五行相合的土德星圖,例如麒麟像,無論臣子如何立下大功,也不可能隨便拿去賞賜臣子。
橫豎此時皇帝、太後有求於杜預,杜預索性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落地還錢。
皇帝氣得發抖:“狂生、狂徒,竟敢乘國之危,要挾朕?青龍七宿圖,乃是鄒子窮儘平生,天象觀想所得。據說湊齊之後,集中在一人身上,便可召喚青龍、呼風喚雨,擁有天人莫測、神鬼辟易、神人共顫的恐怖威能。如此國之重寶,豈能輕易便宜了他?”
皇帝對杜預的憤怒,根源在杜預區區一舉人,竟然敢給他提條件?
朕心情好了,可賞賜,但你作臣子,不能要!
皇帝,這是傷自尊了,更閃過無儘忌憚之色。
武媚娘抿嘴一笑。
用著人朝前,不用人朝後。
當杜預替皇帝衝鋒陷陣、打頭陣時,就是皇帝心頭好,就被皇帝讚譽為“國士無雙”,當杜預索要報酬時,就是“狂徒,狂生”?
當皇帝,不能這麼雙標。
武媚娘是皇帝肚子裡的蛔蟲,當然不會硬懟,但杜預是她恩人,更是
強援,自然要保全。
她美眸一轉,柔聲道:“陛下,那【青龍七宿圖】雖然罕見、難得,卻乃是木德之物,與我大唐土德,多有相衝相克。不然我大唐得到後,也不會將之束之高閣,早就如同大漢曹孟德挖出聖物大夏龍雀像,立即大興土木,修建銅雀台,以迎天賜祥瑞。”
皇帝點了點頭,臉色稍霽。
確實,青龍七宿圖雖然珍貴,但可惜鄒子遊曆天下,不知所蹤後,他繪製的四聖二十八星宿圖,也隨之流落四方。
大唐在太宗皇帝早年征戰四方時,征伐東方高句麗,曾經無意中獲得完整的青龍七宿圖。
太宗皇帝欣喜若狂,準備大興土木,在長安大規模修建青龍七宿像,卻被名相魏征勸諫:“我大唐乃土德,而青龍屬木,木克土,乃不祥之兆也。隻恐有妨害。”
“此物落入強敵之手,也誠然心腹大患。隻宜束之高閣、嚴加看守,不使任何人得之,方為穩妥。”
太宗然之,下令將【青龍七宿圖】鎖在宮藏國庫最深處,下旨不許任何人觸碰,違令殺無赦。
可惜,太宗百年之後,奸相李林甫決定反叛之前,監守自盜、私自從庫房偷竊了其中【箕宿】星象圖。
湊不齊七宿後,皇帝也索性破罐破摔——將內庫中【青龍七宿圖】,作為賞賜臣下的重寶。
又尊嚴體麵、又皇恩浩蕩,最重要的是不花錢,惠而不費。
不是朕賞賜不起萬金,隻是
不花錢的星宿圖更有性價比!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