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溧陽!朕還有溧陽,還有封常之。”
皇帝強行一波,擠出一絲比哭還難看的笑容:“有溧陽在,安史亂軍就不敢輕易南下,朝廷還可以調兵遣將,再派援軍。”
誰知,仿佛老天爺都要打他臉。
隻聽得遠處又衝進了一個傳令兵。
“報!溧陽戰報!”
皇帝心中升起一團不祥的預感。
不會吧?
“溧陽?嗬嗬,溧陽封常之,是不是給朕帶來了什麼驚喜?”
皇帝故作從容,一臉明君風範。
“報,安祿山太狡猾了,攻破虎牢關後,以高仙芝的帥印偽造求救信,請溧陽封常之救援,卻暗中派史思明圍點打援,路上埋伏!”
“封常之以為虎牢、溧陽互為犄角,守望相助,不可不救。”
“封常之親自帥三萬大軍,前去救援,卻被史思明半路伏擊,一箭射殺。”
“我軍大亂。三萬精銳被史思明巧妙全殲。”
“溧陽,已經被史思明重兵包圍。危在旦夕!”
“什麼?”
皇帝滿頭冷汗,聲音發抖。
二連擊。
他做夢也想不到,安祿山、史思明兩個胡將,竟然給他如此“大驚喜
”,叛亂之初,上來就驚才絕豔,發揮超常,將封常之、高仙芝兩位大唐名將,紛紛擊敗斬殺。虎牢、溧陽一帶天險,已經全盤崩潰。
“不要緊,不要慌。溧陽還在我們手裡。”
太後情緒激動,尖聲尖氣道:“速速派能征善戰大將,帥兵去救援、解圍。”
誰知,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溧陽的戰報,也一起到來。
毫無懸念,溧陽被攻破。四萬唐軍,全部戰死,以身殉國。
史思明軍隊損失不小,死了七萬多人、妖、蠻。
但!
大唐失去兩處重鎮、腹地已全部洞開。猶如光溜溜的美人尤物,即將麵對麵容猙獰、龍精虎猛的妖蠻。
“···”
皇帝渾身冰涼,呆呆坐在龍椅上,無話可說。
他覺得底下這龍椅,無比燙屁股。
太後歎息一聲,徐徐站起。
皇帝抬頭看去。
太後撫摸著皇帝頭,柔聲道:“哀家累了,要回宮休息了。”
“皇帝,你已經長大了,親政了,哀家也將權力還給你了。”
“你隻管調兵遣將,不用再請示哀家。哀家沒有意見,大唐一切事務,以皇上的聖旨為準。”
太後王姪鳳眸落在杜預身上,為之一寒,不再理會呆若木雞的皇帝,徑直走向殿外。
杜預內心苦笑。
大唐平安無事的時候,皇帝太後你們一個個鬥雞般,為爭權奪利,打得狗腦子都出來。
大唐江山社稷危險至極,你們卻一個個推卸責任、跑得飛快?
這國家想要不亡,也
難。
皇帝都顧不上與太後爭執,這屢戰屢敗、亡國責任的問題,他目光渙散、茫然四顧:“各位愛卿,文武百官,可有禦敵之策?救國之法?”
範相咳嗽一聲,將目光吸引到他身上。
“陛下,老臣有一策。”
皇帝如落水之人,看到救命稻草,急忙抓住:“哦?不愧是三朝老臣,老成謀國,快快講來?”
範相傲然出列道:“我大唐國土,一共分為三大塊。河北、中原和關內。分彆以虎牢關、潼關作為天險據點。”
“如今,河北反了,虎牢關丟了,十二萬大軍淪喪。”
“以老臣看,唯有以空間換時間,實施緩兵之計。”
“哦?緩兵之計?如何去做?”
皇帝眼睛一亮。
“緩兵之計,就是···”
範相老臉一紅:“抽調全國兵力,都派到潼關去。交給名將哥舒翰,給他湊齊二十萬大軍,死守潼關。”
“隻要潼關不丟,叛軍就無法打到長安。我大唐根基就穩如泰山。”
田洪鳳嗅覺敏銳,立即反駁道:“範相,你是什麼意思?全國的兵力?你的意思,是放棄關外所有城池州郡,將所有守衛兵力都退回關內,死守潼關?那關外的幾十個州、億萬百姓怎麼辦?難道將他們都丟給安祿山史思明那些惡狼,任由他們燒殺搶掠嗎?”
範相尷尬咳嗽一聲:“老臣可沒這麼說。隻是眼下形勢危急萬分,國家危難存亡之際。所謂蝮蛇螫手,壯士解腕,哪怕
被叛軍肆虐全國,隻要長安不丟,王師總有機會平叛收複失地。但如果長安潼關無兵,則叛軍將立即全麵入侵,我大唐危在旦夕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