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傳奇!
躺在床上,抽完一根煙,望著窗外的夜,仿佛黑夜才是屬於我的世界,月亮你看到了嗎?你什麼時候可以給我些力量呢?但願所有的屈辱都去見鬼吧!
………………
從初中開始小米就養成了睡覺前坐在窗前抽根煙的習慣,看著月亮,習慣對著月亮一遍遍發誓,一定要活得好,要獨立,要想買啥買啥想去哪去哪。
幸運的是,小米畢業後考進了洪國最有名的一家媒體公司做了設計師,因為連續幾次提案優秀,設計表達的邏輯性比較強,一年之後就被策劃總監點名進入了策劃部門,可謂一飛衝天。
小米經常會在晚上對著月亮說這根煙敬你,今天很棒!
時間飛快,小米成了公司最受歡迎的策劃師,大家都願意跟她配合做案子,一個是因為速度快,二是小米往往能從數據到策略到設計的全部思路,跟小米合作等於節省了大量時間和腦細胞。
慢慢的,小米從一個害羞的畢業生慢慢變成了一個神采飛揚、自信飛揚的長發職業媒體魔女,但她一直喜歡穿黑色,戴一個金色或者銀色的大耳環,因為她覺得黑色和黑夜一樣,而耳環就是那個一直陪著她的月亮。
突然有一天,公司黃鶴總經理有機會隨隊陪全國最大的媒體集團老板去參加世界運動會的媒體轉播提案,黃總讓助理找一個能陪她出差的員工,要求能寫、t做得好、能熬夜,跟她一個房間住,還能忍受的了她吸煙。
要求一提出來,助理立馬就想到了小米,無他,首先全公司公開叼著煙乾活的女生就隻有小米,剛好小米在策劃部的名聲不錯。
於是天上掉餡餅一般,工作剛2年的小米在下班前從總經理辦公室出來,搖身一變,成了策劃部主管,拿著公司介紹信和收入證明,準備第二天去辦理護照。
2年後,27歲小米胸前佩戴者新的媒體集團總經辦公室的胸牌,穿著合體的職業套裝,走進了新的辦公室。
總之,小米就是這個媒體集團年輕人中的傳奇,大老板在年終宴會上對小米的評價所有人都知道“小米同誌是我的那支矛”。
小米沒想那麼多,隻是覺得每天接觸新的事物很有意思,既可以學習,也可以參與很多大型的事件,豐富多彩的生活十分適合她。
而且隨著職位和部門的升高,她那個從小就看不上她的媽媽也逐漸閉上了嘴,很少再用諷刺的語言來跟她說話,反而殷勤的開始給她買吃的和洗衣服。要知道小米的媽媽一直覺得是小米拖累了她,從小學開始,小米就隻能自己下學後回家做飯,所以媽媽的轉變,讓小米覺得努力工作的收獲很大很滿足。
“小米,你來下我辦公室”。
小米接到大老板趙董的電話後馬上起身往樓梯走去。“真是奇怪,一般大老板不會直接給我打電話啊,還有江主任呢”,小米邊走邊想。
到了樓上董事長室,門開著,小米看到趙總和負責新媒體中心的汪主任正一起,站在大辦公室外的陽台邊抽著煙。
趙董看到小米來了,隨意的從手中扔了包煙過來,說到“小米,先來抽根煙,一會再說”。
小米笑著謝謝了趙董,拿出一支煙,自己給自己點上。
“你跟汪主任認識嗎?”趙董問小米。
“趙董,領導我都認識,不過汪主任可能不認識我”,小米笑著,稍微謙卑的回答。
汪主任主動上前一步,伸出手和小米握了一下,很有力量也很溫和,小米覺得第一感覺不錯。
趙董和汪主任繼續說了句兩句,小米在一旁安靜地抽著煙。很快煙抽完了,趙董帶頭回到辦公室。
“那就正式介紹一下,汪主任剛剛任命我們集團新媒體中心主任,咱們集團今後要大力發展新媒體板塊,汪主任最近要開發布會,還在策劃一些產品,畢竟媒體除了傳播的責任,對集團來說經營目標同樣重要。我覺得一個你在大活動上有經驗,另外你以前做過媒體策劃,對市場和產品應該還算了解,你跟我出差時也講過一些廣告運營的案例,我覺得你有些經驗。汪主任呢跟我說讓我幫他解決人手問題,我就問問你意見,你去新媒體怎麼樣?”
小米瞬間驚了一下,但也不是沒有心理準備,心裡仔細思考了起來。
平時,小米憑借策劃文案和設計功底,平時跟集團的幾位老總都混的很熟,經常陪領導出差時去趕發言稿和t,加上小米改穿職業裝後,也算是個170以上的高挑美女,領導發言後的一般都有宴會,老板們也拿她當半個助理來介紹,小米皇城根女孩豪爽的性格,不拒酒的表現,讓幾個老板都對她另眼相看。所以在總經理辦公室,小米地位超然,大家有時候聊天說到今後的職業規劃時,江主任經常說小米早晚得外放,成一方大元。
隻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這時,汪主任對小米說到“新媒體是發展趨勢,現在國內幾大門戶網站迅速崛起,咱們集團有天然的內容優勢,發展起來比那些網站更快。如果你來新媒體,可以當品牌和營銷總監。”汪主任說的很認真,看著小米的眼睛,“你可以考慮一下,不管來不來,我們一個月後的發布會都希望你先來幫忙,我們都是做內容的,發布會就靠你這個專業人士了。”
從進來到現在,小米被“總監”這個詞第一次給震驚了,她知道在集團,總監這個詞和市場上那些公司隨隨便便一的總監是完全不一樣的。在集團,總監職位都是一個梯隊,如果當了總監,那真是一步升天了。
20分鐘後,小米暈乎乎地從趙董辦公室裡走出來,一個人直奔樓下吸煙區,心裡激動的很,也平靜的很,但時不時的腦子就亂一會。直到下班她都沒從這個好消息裡恢複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