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們也覺得,處在絕對弱勢的桑德蘭在麵對阿森納的是偶戶能用的辦法不多。
除非,阿森納這邊自己狀態不佳——這也不是不可能,畢竟一支球隊在決賽之前狀態奇佳,結果到了決賽的時候狀態全無的例子也不是沒有。
不過,桑德蘭這邊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斃,指望阿森納自己狀態不好然後撿漏。
這實在是有些被動。
在比賽中。
桑德蘭這邊還是采取了比較主動且積極的比賽態度的。
所有人都知道。
防阿森納的進攻,就是要重點防守李莫。
那傘德蘭這邊是如何對付李莫的呢?
答案是.
犯規!
粗野的動作,加上犯規。
讓阿森納的進攻很難順利的推進到前場。
大部分的時候,阿森納都必須要在中場和桑德蘭方麵糾纏,進行貼身肉搏。
他們的犯規甚至推進到了阿森納的防守三區,也就是阿森納的禁區前沿地帶。
而李莫.他們倒並不怎麼特彆針對他進行犯規,因為李莫的活動範圍是在桑德蘭的防守三區,在這個區域犯規就是送李莫上罰球點。
誰都知道,他的直接任意球得分可是很厲害的。
桑德蘭這邊選擇在中場和前場進行大動作的防守,不斷的犯規去切割比賽,除了要把比賽碎片化之外,另外一個目的,也是為了避免給阿森納前場任意球。
而且他們瘋狂的逼搶還有一個效果,就是防阿森納打出精準的長傳,在球員的乾擾下,想要準確的打出長傳球找到李莫的難度還是挺大的。
這樣的防守方式,也得到了裁判的鼓勵——這場比賽裁判的執法尺度很寬鬆。
這也很正常。
畢竟這好歹是聯賽杯的決賽,官方也不希望好好的一場決賽變成一邊倒。
所以裁判方麵往弱勢一方傾斜,讓他們能有對抗強隊的能力,至少讓比賽的場麵好看一些——這都是為了流量,為了錢啊。
所以,依靠著天時地利人和。
桑德蘭的戰術很成功。
至少,在上半場是很成功的。
畢竟他們成功帶著一個零比零的比分回到了中場休息。
但他們也不是沒有付出代價。
畢竟,主裁判再怎麼偏他們,以他們的犯規情況,吃牌是在所難免的。
上半場,桑德蘭這邊吃到了六張黃牌。
其中他們的後防線上四名後衛人手一張。
後衛背著黃牌對他們的發揮自然是一種限製。
但在付出這樣的代價之後,桑德蘭也收獲了他們想要的結果。
阿森納和李莫真的沒有在上半場進球。
上半場的比賽太稀碎了。
犯規,衝撞,倒地,阿森納向裁判的抗議,雙方的衝突。
這些都極大的消耗了比賽的時間。
而且也在不斷打亂阿森納的進攻組織。
讓比賽無法形成連續性,整個上半場,就是由一個個小碎片的比賽片段組成的。
這讓看台上的阿森納球迷們十分的不爽。
在上半場比賽結束,桑德蘭的球員們從場邊走向球員通道的時候。
阿森納的球迷們用歌聲嘲諷對手:“喂,溫布利不是你們的席夢思!”
不過,他們對下半場比賽還是很有信心的。
因為他們知道,身上背著六張黃牌的桑德蘭,在下半場不可能繼續持續這樣的防守態勢!
解說席上。
解說員們也是這樣的觀點。
“桑德蘭在上半場比賽采取了犯規戰術,這是上半場比賽雙方都沒有進球的直接原因,但同樣的,桑德蘭方麵也付出了代價,四名後衛全部有黃牌,還有兩名中場球員也背著黃牌,接下來的比賽他們要小心了,要知道.阿森納這邊可是有不少盤帶高手的,桑切斯、卡索拉,乃至於李莫都可以進行突破,製造殺傷,迫使桑德蘭的球員犯規,這就很容易造成桑德蘭的球員兩黃變一紅被罰下場!”
“一旦人數的平衡被打破,桑德蘭肯定就頂不住了。更何況,阿森納的後手,替補席上的球員要比桑德蘭的豪華得多,他們在替補席上有卡卡,波多爾斯基,吉魯,張伯倫等人.”
解說員們說著的時候。
阿森納的球員們也走向了球員通道。
他們臉上並沒有因為上半場沒進球就露出了沮喪之色。
他們也清楚。
對手在上半場的策略,不可能延續一整場!
他們的體能會受到限製,他們也不可能有無限次犯規的機會。
等到了下半場。
那就是阿森納的天下了!
而他們對桑德蘭的表現也不意外。
這畢竟,是決賽。
桑德蘭肯定是要垂死掙紮一番的。
但讓人意外的是.
李莫似乎對上半場很不滿意,他此時正一邊走下場,一邊和主裁判掰扯著什麼。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