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問的話是什麼意思,秦朗肯定明白,很多人都能聽懂。
“嗯,做好決定了,國家穩定最重要。”
“但如果新君未來昏聵的話,我就算是拚了命,也要再扶持趙庭上位。”
秦朗沒有做出完全的保證,或者說不放棄使用手段乾預王位。
但這種方式最好用不上,一旦用了就意味著是龍國的危難來臨。
“趙麒也會是一個好國王,或許不如他父王趙懿仁慈,但對外策略反而更強硬三分。”
“這不就是你想要的國王嗎?”
“所以沒必要執拗一定選趙庭,這孩子太小了,性格塑造還沒完全,你怎麼能夠確定,他一定是未來的雄主?”
“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孩子,又如何能夠看出來未來?”
“選國王,一定要穩重持重,絕對不可輕佻虛浮。”
靈武霄的話是肺腑之言,也是間接的勸著秦朗,放棄那些不該有的念頭。
趙懿已經做到極致了,就是為了消弭秦朗有可能發動武裝奪權的可能。
要不然怎麼說,薑還是老的辣。
趙懿的這一番操作之後,徹底將秦朗發動武裝奪權的可能性降低到了萬分之一。
雖然秦朗並未徹底下定決心要武力奪權,可趙懿還是提前把這個可能性掐死。
如果秦朗這個時候選擇武力奪權,把趙庭扶持到國王之位。
靈武霄絕對相信,死的一定是秦朗師徒倆,而不會是太子趙麒。
秦朗彆看名氣如何大,他的根基還是太虛浮了。
如果他這個做師父的願意幫助徒弟,當然是另一回事。
可靈武霄絕對不會幫助秦朗,因為他是守運人。
在沒有靈武霄的幫助和底蘊的情況之下,秦朗想要成功難上加難。
秦朗能夠調動的多數都是邊軍,可秦朗真的敢讓邊軍出動嗎?敢讓他們離開老巢嗎?
一旦邊軍離開老巢,龍國就危險了。
從一開始趙懿就算計著秦朗,讓秦朗培養在邊軍心中的地位,但也因為秦朗在邊軍之中地位越高,越難出手。
否則秦朗就是龍國的罪人,民族的罪人,引放外敵入關的罪人。
秦朗這輩子斷然不會成為這種人,所以若是造成這種局麵,他甚至這輩子都抬不起頭。
趙懿的算計之處,就是這麼厲害。
他是一點一滴,無時無刻都讓秦朗和邊軍綁起來,綁到死死的程度,最終秦朗一旦做壞事,才會意識到邊軍不可用,不能用。
趙懿這種計謀也隻能在秦朗身上奏效,因為秦朗有國家大義,有民族感情,是一個正派人物。
若是對付一個權力寡頭,不管利民死活的人,這種辦法沒意義。
甚至這個人真敢帶著邊軍打到內地來,讓內地徹底陷入戰亂紛爭,然後外敵侵入,國家一片灘塗。
秦朗沒有多言多語,有些東西心裡明白就好,不必說出來。
趙懿從一開始就沒有讓秦朗進入將部,哪怕秦朗立功再多,甚至帶兵打仗,勝利了,卻依舊不讓秦朗成為將部的一員。
為什麼?就是因為不會讓秦朗真正意義上的掌管將部的軍權。
秦朗手裡麵有部分邊軍的軍權,有金闕組織的軍權,但是沒用,做不了太大的事。
隻有把將部的軍權拿到了,才能夠真正意義的調動大軍。
一個尚武的秦朗,卻成為一個政事堂的宰相,這裡麵固然有秦朗故意為之,也有趙懿的推波助瀾。
趙懿喜歡把事情做到背地裡麵,從來都不會做到明麵之上。
就這樣一步步的做法,鎖死秦朗,休想動彈。
不過趙懿也有算計失策的,或者說沒有意料到的巨大變故,那就是秦朗打了兩場勝仗了,有了一枚龍勇士勳章,甚至還會有第二枚。
這是最大的變故!
因為以秦朗這樣的軍功,足夠進入將部做個十二將軍,甚至元帥之位也不是不可以。
如果連秦朗這麼大的軍功,都沒辦法在將部坐穩一席之位的話,其他的十二個將軍隻怕都做不敢坐了。
咚…
咚…咚…
隱約之間,山頂之上,似乎傳來孱弱的銅鐘敲響之音,周圍山林的鳥兒全部驚的飛了起來。
“師父,聽,是不是有鐘聲?”
秦朗聽到鐘聲之後,臉色登時巨變,目光都透著三分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