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自己可都是得到了老師的提點,答起來自然是順風順水。
範元凱看了之後,更是興奮,提筆就寫。
看到他這麼快就動筆,監考官紀敏也不由得心中一驚。
這兩道題,換做自己,恐怕想半天都未必有好思路。
這舉子有點水平。
範元凱寫了兩句之後,猛然間記起沈不易的叮囑,答題莫快,莫要急。
一句話,寫的太快,容易引起監考官的懷疑。
紀敏見他寫了幾筆,就停了下來,反倒是微微頷首,這才是正常的反應。
這一次的答卷,交卷很明顯都遲了許多。
就連薛邕,史翽這樣的高乾子弟,也花了將近兩個時辰來答題。
而範家兄弟,選擇了隨大路,一直靠到日頭過午,才不緊不慢的交卷。
一百多人的考試,最後收齊卷子,差不多已經是申時了。
當貢院大門徐徐打開的那一刻,紀敏終於是緩緩鬆了一口氣。
回到客棧,範元凱憧憬之餘,還是感到有點小失落,“大哥,咱們準備了這麼久的招安之策,居然沒考起,唉,白忙活了。”
範崇凱一瞪眼,嚴肅的說道,“老二,話不能這麼說,考題依舊是在恩師的劃定範圍之內,今日你我不管能不能去殿試,都要感謝恩師。”
範元凱還是有點不服氣,但嘴上已經不敢說什麼了。
而這一次,發榜的時間,要在兩天以後。
當然,你以為這就完了嗎,不,還沒有,還有一項極其重要的考試,殿試。
自從武則天開始,增加了殿試這一場,由皇上親自出題。
而能夠參加的人更少了。
基本上控製在五十人左右。
一甲是前三名,自然就是非常熟悉的,狀元,榜眼,探花。
這些稱為進士及第。
然後按名次再分兩榜,二甲選二十人左右,稱為進士出身。
餘下的為三甲,為同進士出身。
換句話說,隻要能進了殿試,彆出大的原則性紕漏,至少能混個三甲,混個弘文館裡八品官沒問題。
而一甲前三名,大概率是要去翰林院鍍金一番。
等待張榜的這兩天,對舉子們是煎熬的。
對玄宗皇帝來說,也有點焦慮,袁崇招安的事情,一直讓他猶豫不決。
說到底,還是有點私心,畢竟琅琊是自己的女兒呆過的地方,還是想儘量保持穩定為好。
更何況自己的外孫康俊堂,是那樣的可愛,讓人看一眼就會喜愛不已。
此時,太極宮立政殿。
王皇後卻有點小心思了。
一年一度的科舉考試,對於皇家貴族來說,也是一個挑女婿的好機會。
以唐朝的風氣,女人再嫁乃是稀鬆尋常之事,以公主這樣顯赫的身份,多嫁幾次依舊會是搶手的很。
“秀兒,等殿試那天,你去太極殿偷偷看上一看,今年這舉子之中,可有出眾之人。”
所謂出眾之人,自然是長的好看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