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南北中五海之地,寶光寺最強!武風在說到這裡的時候沒有絲毫的猶豫和不服,完全是出自真心,言語中對慧園大師也是相當的敬佩。
至於慧真,外界沒有多少了解,在那個年代,慧園大師下寺,慧真大師守寺,所以名聲不顯。
其餘的,武風所知不多,都是些外界了解的事情。
江峰也沒有再問,去了寶光寺,一切便都知道了。
東海距離中海沒有多遠的距離。
實際上五海之地之間的距離都不是很遠。
大約一個多小時的車程,雪鷹開車來到了東海山峰。
這座山峰不是很大,但也不小,因寶光寺而得名,名曰寶光山。
此時雖然不是雙休時間,但山下依舊有不少人,上香,祈福,遊玩。
車子停好後。
江峰和雪鷹開始登山。
“今天寶光寺慧方大師又在楓葉樹下論佛啦,好在不是雙休,要不然人擠人,那可真是熱鬨了。”
“是啊,慧方大師的佛法,整個寶光寺都無人能及,就算是慧園大師在世恐怕都不能比擬。”
“阿彌托佛,一心向佛之人總算是等到了這個機會,慧方大師論佛沒有固定的日子,都是一個緣字,今日我們能趕上,便是緣字。”
江峰這一路都是聽著慧方大師的名字上山的。
論佛江峰笑了笑,怪不得會出現這麼多向佛之人,甚至還有一身破爛的苦行憎,原來是寶光寺論佛。
說起這慧方大師也是個妙人。
武風曾經重點說過三個人,慧園大師,慧真大師,慧方大師。
三兄弟,三個方向。
慧園大師以入世修行為突破,慧園大師以靜佛心為突破,慧方大師以辯論佛法為突破。
其中,慧方大師是繼慧園大師圓寂後最為出名的人物,主要是他論佛,不求日子,隻求緣。
緣到了,或許一連三天擺下佛場,或許辯論中途就離開。
或許一年兩年都不會辯論佛法。
在江峰看來,慧方大師是一個隨性的人。
其中最顯著的便是慧方大師的性格,在辯論佛法的時候完全沒有規則。
曾聞,慧方大師把鄰省的佛寺大師都給辯論吐血了依舊繼續,死拉著人不放,除非對手認輸。
也曾聞,慧方大師與一名乞丐辯論佛法,和顏悅色,以一隻螞蟻硬是辯論了一整天。
不是乞丐佛法高深,反而這個乞丐就是上來要吃要喝的,瞎起哄,最終竟然被慧方大師辯論的心服口服,不在乞討,而是正兒八經的做起了生意,還小有成就。
妙人,妙人。
江峰忍不住開口笑道。
一旁的雪鷹不明所以,不過他在乎的問題是對方的修為。
江峰和武風的電話內容雪鷹知曉,此時開口“先生,這慧方大師停留在先天中期巔峰十多年,也是從卡住修為的時候起,他才開始辯論佛法,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江峰沉思半晌,說道“素聞慧方大師以佛法入道,他應該是尋求突破之法。”
雪鷹認同的點點頭“可是這都十多年了,難道佛法真的那麼高深難以突破?
這十多年就沒有寸進?”
“武風武老前輩的意思是沒有,依我看啊,這慧方是鑽了牛角尖了。”
江峰微微一笑。
雪鷹還要再問,他們二人已經來到了寶光寺山門所在。
前方正有兩條長長的隊伍。
“等吧,到底怎麼回事,一會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