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抓起鈔票揣進兜裡,轉身就走,還罵罵咧咧道“什麼破店,《狀元筆記》都沒有!”
連續兩個學生來問,老板有點兒坐不住了,順手拉過一個正在逛書店的學生“你知道《狀元筆記》嗎?”
“不知道。”
學生搖搖頭“那是什麼東西?”
“好像是前段時間電視和報紙上報道過的那個中考狀元,沈、沈長青寫的一套初三學習輔導資料,說是對學習和中考都挺有幫助的。”
“啊?沈長青寫的輔導資料?”
學生一驚,這就要從兜裡往外掏錢“快給我來一本!”
“我這裡沒有。”
老板苦笑,卻也不再猶豫,直接給縣裡的供書商打過去了電話“老王,我老孫,問你個事,你知不知道一套叫《狀元筆記》的書……不知道?可我聽說在市裡賣得特彆火……嗯,也說不定還沒有傳到下邊縣裡來……那老王你留意一下,一旦有了貨,先給我留二十套。”
這一天,包括沈家溝所在的坪水鎮在內,附近的七八個鄉鎮上的書店都發生了類似的事情,連續有兩個學生來買一套叫做《狀元筆記》的輔導資料,並且留下了這套資料的相關信息,和“市裡買得特彆火”的言論。
其中一大半的書店老板都打電話給了順陽縣裡的供書商,詢問這套書的事情,以至於順陽縣裡的供書商按捺不住,打電話去問了市裡的供書商。
不過,市裡的供書商也納悶,我們這兒沒聽說過什麼買得特彆火的《狀元筆記》啊!
第二天,育才書店裡又來了兩個學生,各自帶著百元大鈔,來問《狀元筆記》的事,得到沒有的消息後,失望而歸。
書店老板隻能眼饞著他們兜裡的鈔票,納悶,無奈。
第三天。
整整一白天,育才書店裡都沒有等來問《狀元筆記》消息的學生。
不過臨近傍晚,學生放學的時候,書店老板注意到,許多路過自家書店門前的學生都在嘰嘰喳喳地議論著《狀元筆記》,其中幾位學生手裡捧著什麼東西,周圍圍著一圈學生,爭先恐後地喊著“借給我看看吧”、“把數學筆記借我看一天好不好”、“我想看一下化學筆記”之類的話。
還有一些學生在議論著,回家就向父母要錢,明天無論如何也要買一套。
“老板,你這裡有沒有《狀元筆記》?”
“老板,《狀元筆記》有吧?給我留一套,明天我來買!”
“老板……”
這一次,來問的不再是兩個人,而是一大群。
“我這裡還沒有,不過會儘快上貨的!”
書店老板一邊承諾著,一邊好奇道“他們的書都是從哪裡買的?一套多少錢?”
“就在學校門口啊,每套六本,一本二十,整套一百,剛才一共五十套,很快就賣光了!”
“這可是中考狀元沈長青親手寫的筆記,隻要是好好讀書的學生,誰不想買一套?”
“聽說長寧市裡都賣瘋了!”
“老板,你快點進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