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主的都市奇妙生活!
在人流如此嘈雜的地方,要吸引注意力可不是意見容易的事情。
數量繁多的攤位會給遊客強烈的視覺衝擊,而這種視覺衝擊也會造成選擇上的迷茫。
重點太過密集,到了最後,變成了沒有重點。
但人類對於某些東西總會印象深刻,比如高大的東西,比如危險的和明亮的東西。
比如火。
米高的火柱,綻放著燦爛的火舌。
熊熊燃燒的紅色,讓人們很自然地想起那些與火,與森林一起共舞的日子。
赤紅的火焰,赤紅的烤肉,還有赤紅的醬汁,三者的意象重疊到了一起,在花洋夜市的繁華燈火下,變成了進食的衝動。
這些天逛了幾圈下來,杜非羽確信還沒有哪個燒烤攤位搞出過這樣的視覺效果。
這當然是廢話。
市麵上的所有明火灶台都是燒燃氣的,沒聽說過哪裡賣的灶台還能燒靈氣的。
杜非羽這些天嘗過了不少烤串。
有一點曾讓他倍感疑惑。
有些烤肉串的老師傅,手藝比另外一些花裡胡哨的烤串大師要好得多。
但是很奇怪,他們的手藝,並沒有變成對應的收益。
拿著刷子和香料瓶,認真做美食的師傅,敗給了拿著音響,帶著廣播,隨意烤串的夥計。
杜非羽結合之前的所見所聞,細細思索,就有一種觸類旁通的感覺。
在吵鬨的集市上,不會吵鬨的商人很容易被隔絕在外。他們並沒有杜非羽的法術,很難營造一個安靜的空間,來塑造一個高人形象。
更何況烤串本身就帶著濃濃的煙火氣息,沒有吆喝,沒有音響,那就沒有靈魂。
要知道做生意這種事情,三分靠貨,七分還得靠吹。
烤串的品質有影響嗎?有差彆嗎?當然有!
但是當人們體會到口感差彆的時候,他們已經付過錢了。
所有的美食好壞的評價,都是在一次交易完成之後。
那這樣不會影響評價嗎?不怕沒有回頭客了嗎?
杜非羽思索之後,覺得花洋夜市和一般的門店不同,不能用這種方式去思考。
一般的門店有招牌,有名字,位置不會移動,顧客吃完之後有印象,有足跡,甚至會在網絡上留下評分。
但花洋夜市就是一個大範圍的夜市,所有花洋夜市上的攤位都叫花洋夜市。
回頭客不知應該在何處回頭。因此,除了一部分對夜市美食深有研究的花洋本地人,自然大部分人都是一次性的客源。
生客多,熟客少。殺生的事情乾得就不少。
但殺也不會殺儘,因為本地人的總量實際上也不算太少。
市場是理性的。它最終會獎勵那些手藝極為優秀的師傅,也會淘汰掉那些渾水摸魚的,難吃得不得了的垃圾。
但大部分商人,也就是大部分留下來的人,手藝都停留在極好和極壞之間。
而美食家之外的顧客,對於燒烤的評價,也大部分集中在“很好”、“挺好”和“比較好”之間。
這有什麼分彆呢?
所以,在花洋夜市,香料瓶贏不了音響!
這就是表演的重要性!
普通商販,想到這一層便已經知足。但杜非羽和阿白一樣是個磨人的玩意兒,他才不知足,他的追求要更高。
既然是三分靠貨,七分靠吹,那為什麼不把十分全部拿下?
而且這還隻是基本要求。他杜非羽不隻要十分,還要十二分,十三分!
產品怎麼可以隻滿足於顧客的要求?
產品要做的,做生意要做的,是開發顧客的想象!是讓他們知道,原來還有一種水平,叫做想都想不到的好!
他的五花是三色五花,他的精肉是雪花梅肉,他的火焰,是整條街上最高的,唯一用靈氣燃燒的火焰!
杜非羽肆意揮灑,一副神廚的模樣。
他橫手一揮,用極道宗“排雲橫山”的掌法,將孜然和花椒末橫掃而出。
雖然那些粉末全都不小心撒到了地上,但,沒關係。
表演,氣質,彆烤糊,這才是首當其衝要關注的。
而且,這用靈氣真火烤的三色五花,用極道功法做出來的雪花梅肉,怎麼有理由不好吃!
“喂,省點調料呀,你又撒到地上了。”
杜非羽正施展到最輝煌的時刻,狐狸又不出所料地跑過來潑冷水。
他當場就想把手上的幾十串烤串一下子塞進她嘴裡。
但是這樣的表演確實很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