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間婦女渡空大師的帶領下,來到了尋心閣外,仔細看去,隻見這是一間很奇怪的小室。
這間小室搭得甚為方正,一壁建門,門的左右兩壁儘放滿無數佛學經書,與門相對的另一道高牆,卻什麼也沒有,僅是一道白牆。
這間小室最特彆之處,就是當中的任何布置,都是白。
門是白的,經書的書麵是白的,放在小室中央的矮桌是白的,甚至盤坐桌前的和尚也是一身素白袈裟!
如此多的白色沒有讓人感覺到乾淨,隻有無儘的迷茫與空虛。
看著眼前的不虛和尚,年近三十美婦一枚,一雙長長的八字眉,之下是一雙鳳目,整體來看卻是一臉慈悲之相,雙目卻隱含一股無奈之色。
美婦張著眼睛,茫然凝視眼前的高大白牆,不停的念著佛門絕學“般若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故知般若波羅蜜多……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因為她深信,隻有白,才接近“無”;隻有無,才接近“佛”;隻有“佛”,才能找到真正的“心”。
然而她一開始就錯了,道家的無是虛無,萬事萬物皆不存在,佛家的無接近於空,指的是虛空包容萬物,是大有。
故此,白無法接近無,也無法接近佛,找不到自己真正的心,如何見佛,一開始因果就顛倒了,隻能越走越遠。
“你緣何無奈?”幽若站在不虛美婦背後輕聲問到,低下身子,輕嗅她身上若有若無的檀香。
“我道行雖高,卻未能克服自己眼中心中的無奈,對人間的無奈……”
“那還是你道行不夠高而已,若你道行足夠,度儘天下人,便不會無奈。”
“我無奈,隻因世上有太多悲慘的故事,多得連我亦愛莫能助……”不虛緩緩言道。
“悲慘的故事太多,你能解開一件是一件,讓一個無辜之人放開心結,你便離佛進一步,比坐在這裡歎息好多了。”
“我無奈,隻因世上作惡的人太多,報應又太慢……他一切的煩惱,皆因無奈……”
“作惡之人太多,報應太慢,你以下地獄的決心,作為報應如何,除去作惡之人,殺一惡人,救千善人,有高僧說過斬業非斬人,你無奈,是無法背負罪業的懦弱。”幽若乾脆利落的回應。
“施主之母親建立天下會,一統天下,死了萬人不止,無辜亦不少,這是何等罪孽。”
“即使有數千無辜之人因此而死,卻又數十萬無辜良善之人因此而生,更有數百萬黎民百姓因此安居樂業。相比如此之大的功績,那萬餘人的罪業我等背負又如何,無外乎地獄走一遭罷了。”
“哎”不虛無奈的歎氣。
“和尚,你執著於無奈,當知曉有高僧說過執著如淵,是漸入死亡的沿線。執著如塵,是徒勞的無功而返。執著如淚,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飛散。你既然如此執著,那為何不到紅塵中去,實行你的執著,化解你的無奈。”
“紅塵苦海,步入後,小僧更加無奈。”
“明心是功,見性是德,明心見性,方可見佛,佛也從紅塵度人,才有了你,而你卻因紅塵苦海,悖逆佛行,如何見佛。”“緣來如此,不知施主來此為何?”
“因果轉業經。”
不虛疑惑的看了幽若一眼,問道“以施主展現之能為,因果轉業經也隻是一門頂級功法而已,當不得您特意前來。”“如來神掌。”
“如來神掌也隻是一門上乘掌法而已。”
看著不虛麵上的疑惑加深,幽若笑著說“我所尋找的是如來神掌,不是你所說的形似神不似,真意全無的那套掌法,而是佛武出如來,道劍出截天的那套如來神掌。”
“佛武出如來,施主認為我所修行的因果轉業經與如來神掌相關,相信施主得到後,定會去尋找釋武尊得到如來神掌。”
“好一個聰明的和尚,那麼你是否願意將經書交給我呢?”
“願意,推廣佛經,是我等佛徒的責任。”說著就拿出一本經書,將其交給幽若。“希望施主得到經書後,能夠少做殺業,允許貧僧跟隨,感激不儘。”
“可以。我先看會書。”說完,幽若坐在旁邊的團子上,開始觀看經書,半個時辰後,將經書完全記住品悟後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