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仙幾許!
根據許子午有關天工地煞傳承法器的玉簡介紹,這套傳承法器由五件法器組成。
一件增加身法鞋類法器、一件輔助困敵法器,一件護身內甲法器,一件護身防禦盾牌法器及一件攻擊法器,其中攻擊法器為頂級法器,其餘四件則為上品精品法器。
法器的品階並不算很高,單獨煉製一件相同效果的法器對於張一凡一點難度都沒有。
但此套傳承法器難就難在這幾件法器彼此間存在聯係呼應,組合在一起的威能比一件單獨的傳承法器威能要大得多,所以需要協同煉製,五件法器需要同時成型。
要是單獨成型的話就達不到成套的效果,煉製也就失敗了。
張一凡先前經過多年的不斷思考和研究天宮地煞係列傳承法器的煉製之法,直到此時終於完全弄明白了其煉製原理和方法。
這套法器煉製的方法非常繁複,而且容不得半點差錯,這讓他對師父許子午佩服的五體投地。
如此煉製方法是還未到煉器大宗師境界的許子午花費數十年研究出來的,也未經過驗證,隻是理論上可行。但是光是想出如此方法就非常了不起,讓張一凡以現在與許子午差不多的煉器境界卻是萬難做到。
張一凡經過反複推敲和琢磨,也認為許子午的方法沒有什麼問題,唯一需要的注意的是煉器師的煉器水平和神識是否跟得上。
原本按照許子午的設想,是由兩名同出天工門的煉器師一起出手協同煉製,要求雖然很高,但是卻並不是非常苛刻。
但現在隻是張一凡一人煉製,所要求就非常苛刻了,特彆是神識的要求,要求控製精細程度到了極致。
為了保險起見,張一凡開始單獨將每一件法器都煉製一遍,感受下整個煉製過程細節。
單獨煉製沒遇到什麼太大的困難,對於法器的一些細節張一凡也大致摸清楚了。
一切準備就緒後,張一凡開始同時煉製五件法器。
……
轉眼過去三年。
此時張一凡麵前同時有五件樣式各異的法器,散發而出的氣息強大而一致,正是天工地煞係列傳承法器。
此時張一凡麵露狂喜之色,經過三年他終於將這套法器煉製成功,回想起這三年經曆的種種,張一凡也不甚唏噓,不堪回首。
這三年可謂是他煉器生涯中最艱難的三年,波折不斷地三年,同樣也是收獲最大的三年,此時的他離煉器大宗師境界隻有一線之隔,隻差契機。
三年來,張一凡經曆了數百次失敗,耗費的靈材價值都有三四十萬靈石,已大大超過了當時計劃投入的程度。
按照設想,前期投入一二十萬靈石的材料,然後煉製出成品,後續再投入三四十萬靈石的靈材煉製出七十二套天工地煞係列法器。
但當張一凡開始煉製時,還未見到成品法器就投進去了價值三十多萬靈石的靈材,而要煉製成品又要一大筆開支。
這還隻是天工地煞係列法器,更不用提天工天罡係列法器,那投入估計是個天大的數量,張一凡都沒有勇氣跟宗門提這個。
好在焚天穀高層一直支持他嘗試,並沒有什麼不滿,讓他最終堅持下來了,並最終取得了成功,將這套傳承法器煉製出來。
起初,張一凡根本連同時協同煉製都無法做到。五件法器功能不一,形狀各異,煉器手法更是相差懸殊,根本無法同時煉製。
張一凡耗儘心神,經曆了一百多次失敗之後終於摸到一些規律,可以協同煉製了。
其後,他又失敗了四五十次才最終將五件法器同時煉製成胚胎,隻差最後一步就可以煉製成形。
但就是這最後一步整整卡了張一凡近兩年時間。張一凡嘗試了無數的方法,又失敗了近百次才最終找到一條正確的路。
原來最後一步之所以難就是因為需要讓五件法器彼此間建立聯係,需要無比精細的神識控製煉器過程,特彆是在法器成型的那一刻將五件法器氣息糅合到一起,稍慢或者稍快一點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