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仙幾許!
青木湖秘境內,張一凡一行五人按照一定的距離分散站位,在青嶺道人的帶領下快速的朝秘境深處行去。
五人對於避水的手段各不相同。
青木道人渾身綠光,似乎溶於水中,行進毫無阻礙。常念身披那件金絲紅袈裟,附近的水自動被排斥於外。銀夫人則乘坐一座小舟,行走與水中和水上似乎一樣,顯得遊刃有餘。
方策則什麼都未做,其周身的水自動分開化為一條冰道,其悠閒的在其上滑行,速度不快不慢。
至於張一凡則中規中矩,使用的是一顆避水珠,不緊不慢的跟在眾人身後。
在秘境水中,張一凡感受了下,發現神識受到了壓製,探索的距離隻有平時的一半。
眾人在前進時為了防備三害,非常小心謹慎,一有不對勁立馬停下觀察。
開始時秘境中並無危險,偶爾碰到一些探索的小隊也是彼此警惕的避開,並沒有衝突。
很快一條明顯與附近水顏色不一樣的暗黑水流出現在眾人麵前,仿佛一條屏障一般將兩邊分開。
暗流穀約兩三裡寬,兩邊是無儘的山壁,好似山穀一般,這也是暗流穀這個名字的又來。
“諸位,過了這暗流穀之後就算是真正的進入秘境危險區了。暗流股裡麵什麼都看不見,隻能憑借感覺向前走。”
“這時一定要走最中間的道路,而且需要心無雜念,無論聽到什麼聲音都不要停留,筆直向前走去,否則就很容易迷失在暗流穀中,隻能捏碎牽引珠出秘境了。”
“每年有不少修士因此铩羽而歸的,而且一些沒有牽引珠又被困在這裡的修士就徹底消失了,再也沒有出現過。”青嶺道人細致的說道。
四人點點頭,隨後跟著青嶺道人進了暗流穀中。
張一凡一進入暗流之中,的確眼睛什麼都看不見,但神識卻依然可以感知,雖然被限製到了隻有不到一兩裡遠的樣子。
他可以明顯的探查到兩側山壁,以及山壁上似乎長滿了的類似水草一樣的東西,長短不一,最長的有數十丈長。
張一凡有些好奇,他開啟了火眼紫瞳,頓時感覺四周景象映入眼簾。
他神識探查到的類似水草的東西呈現黑色,好似爪魚的觸手一般,靈活至極的擺動著,附近似乎堆滿了骨頭以及一些靈性儘失的法器和殘破不堪的儲物袋。
這其中大部分的骸骨都是修士的遺骨,隻有少量屬於一些妖獸的,讓原本就讓人有些頭皮發麻的黑色水草顯得格外的陰森恐怖。
此時他的識海中開始出現一些或求救或呼喊或咒罵或恐懼的聲音,乾擾著他前行。
張一凡皺了下眉,發現這似乎是冤魂在作祟,轉念一想便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隨後他抬頭看向前方,發現青嶺道人等四人正在緩慢筆直的向前走著。同時他還發現這暗流穀其實並不長,隻有二十來裡的樣子。
進階築基後期以及持續不斷的使用修煉,張一凡目前的火眼紫瞳已經可以看到近三十裡遠,一天內可以持續半炷香之久。
張一凡猶豫了片刻,隨後祭出四柄烈金槍,朝其中一側的黑色水草攻去。
這些水草很堅韌,但在威能進一步加強的烈金槍的攻擊下,很快就被根除。隨著水草的根除,山壁附近出現了很多怨魂。
他心有靈犀的運用起妙蓮神魂秘法起來。很快他就清楚了這些冤魂的一些怨念和渴望,希望能夠擺脫暗流穀的束縛得到超脫。
張一凡不忍心用陽雷將這些冤魂消除超脫,而是念誦《九妙蓮華經》,打算超度這些冤魂。
結果效果竟然出奇的好,大部分的怨魂都被念誦佛經超度淨化,剩下一小部分惡靈一直怨念深厚且自身邪惡。張一凡歎了口氣,發動陽雷術將他們都消除。
之後張一凡感覺自己對於《九妙蓮華經》的領悟又加深了許多,念誦經文越來越順暢。
就這樣張一凡一邊清除黑色水草,一邊淨化冤魂,同時將散落的骸骨埋起來。一些失去靈性的法器及破損儲物袋裡的殘留東西,張一凡自然也沒有放過,全部收了起來。
就這樣過了將近兩個時辰。
望著已經被清除的一乾二淨的山壁,張一凡心中覺得有些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