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仙幾許!
福禍相依,他得意忘形之際才遭此危害,還是他以為最容易逃脫的暗絞渦流。
也許是逃過噬骨魚群和啼哭聲兩害之後,張一凡對於這第三害失去了應有的警惕之心,再加上那神秘的危險直覺,放他放鬆了些警惕。
但此時不是懊悔自省的時候,此時猶豫不得,要立做決斷,一旦失誤便死無葬身之地。
危急時刻,張一凡反而更加冷靜。
突然他想起了常念那句‘佛主在心中’,向死而生。
“是生是死,在此一搏!”張一凡直接激發內甲護罩朝暗絞渦流中心衝去。
在渦流中前行很是艱難,一股拉扯之力將他向外拉扯,要不是張一凡肉身強大,能夠穩固下盤,否則就算是有防護法器也無濟於事。
但很快內甲護罩便被渦流攪碎,渦流直接作用於張一凡內甲上,此時張一凡才向裡走了不到百丈,而他不知距離中心還有多遠。
他現在也顧不得關心這些,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就是儘全力向前突進。
接著張一凡身上的天工龍驤甲也逐漸滋生裂紋。
張一凡不知道自己走了多長時間,感覺過了很久很久,久到他現在完全不記得進入暗絞渦流之前的事情,心中隻有作用在他身上的暗流,以及無儘的絕望。
此時他終於體會到‘佛主在中心’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沒有誰知道中心在哪裡,佛主在中心便是心之向往,便是希望之所在。
他雖然不是純粹的佛徒,但是卻向佛,再結合自身的境況,張一凡對於這句話的感悟是如此的切身體會。
壓製住心中的絕望之感,對於生死不再恐懼,全力以赴,即便就此葬身,他也沒有什麼好後悔的,他感到對自身的認知從沒有現在這麼深刻。
他沒有一刻放棄,就算是隻有萬不存一的機會,他也不會絕望,真正的去努力,去用儘自己的每一分力量。
這種努力不是短暫的,而是持續的,不是臨死一搏,而是持之以恒的去拚死向前。
這讓他進入到了一個更深的境界,要是持續感悟的話,收獲肯定不少,當然前提條件下是活著出去。
此時張一凡的天工龍驤甲已經全身裂紋,隨時可能破碎,他已經不知道自己走了多遠。但是感覺作用在自己身上的那股絞力卻有所減弱。
這讓他精神一震,繼續向前奔走。
漸漸地暗絞之力越來越弱,張一凡的受到的阻力越來越少,前行的速度越來越快。
終於,張一凡發現自己到了渦流中心,之所以有如何判斷,是因為在中心他竟然完全感覺不到任何暗絞之力。
渦流的中心竟然是靜止的,這他要是沒有親身經曆是絕對不肯信的。
此時天工龍驤甲已不堪大用,需要大修,張一凡將其褪下,換上一件頂級內甲,暫時頂替下。
張一凡並沒有馬上捏碎牽引珠離開,怕有意外,他決定還是等暗絞渦流消散之後再走。
他在渦流中心開始打坐領悟剛才所得,這種機會可遇不可得,算是巨大的意外收獲,無關功法,無關寶物,是對於生死對於內心的最直接的體悟,也是最危險的體悟。
暗絞渦流對於隻是築基期的張一凡來說蘊含巨大的危險,如果現在讓他再選一次,他都不見得會選擇向裡衝,當時是實際的情況逼迫他隻能向裡。
隨後他想到了常念,覺得對方一味的尋找暗絞渦流反而是落了下乘,無論是當初的那位青山寺高僧還是他,都是被迫選擇進入渦流。
所以就算是常念遇到暗絞渦流,收獲也絕對沒有他和那位高僧大。此事也隻是他經曆過之後才能真正理會。
暗絞渦流又持續了將近六個時辰最終才停下,現場一片狼藉。張一凡用神識探測了下,發現神識所探測的二三十裡範圍內竟然沒有一個生靈,暗絞渦流造成的危害恐怖如斯。
張一凡歎了一口氣,隨後捏碎牽引珠,十息之後出了秘境。
當張一凡出了秘境後非常謹慎,然後安然無恙的通過了留靈陣,並沒有留下什麼痕跡。三宗修士似乎還不清楚發生在秘境中的事,對外也沒有什麼緊張的動作。
張一凡更是樂得如此,他暗中給在此地的焚天穀據點通了一個消息,秘密通知宗門他已經追回兩套天罡地煞係列傳承法器,隨後便離開青木湖,朝青木城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