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師叔,之前多虧您照顧和賜藥,我才能走到今天這個修為。我一直銘記於心,對您是非常感激的。之前是因為一直沒有機緣見您,這次碰上了還得您相救。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我總感覺您對我似乎格外的關注。“張一凡開始閒聊。
”哈哈,張師侄,你的感覺不錯。其實早在你一進宗門時我就對你格外的關注了。你可知為什麼?“
”難道師叔是因為我是天工門的傳人嗎?“張一凡回道。
”有這一方麵的原因,但不是主要的原因。我重點關注你,主要是因為一個人。“關化羽說到,思緒似乎在飄搖。
”一個人?是誰啊?“張一凡那也有些好奇。
”張師侄,你是因為找到我先前的師兄庚子期的遺物的緣故進入宗門。庚師兄乃是在我大道未成之時對我影響頗深,幫助更是巨大。哎,要不是庚師兄英年早逝,說不定我焚天穀早就像如今這般氣象了。“關化羽感歎道。
張一凡那恍然,原來是庚前輩。他先前原本打算在出了那處皇陵之後,將庚子期的事告知焚天穀,但是卻被庚子期阻止了。
對方似乎並不想讓宗門看到他如今的模樣,而且他現在是煉屍之體返回宗門很有些尷尬。
後麵張一凡也尊重庚子期的意見,就沒有提及此事。
此時見關化羽提及庚子期,張一凡還是忍住了沒說。
”原來如此。庚前輩乃是我焚天穀的楷模,晚輩一直非常敬仰。對了,現在焚天穀怎麼樣,晚輩數十年沒有回來了。“張一凡岔開話題。
“哈哈,本宗現在發展氣勢如虹,離不開你們這些得力的後輩,還有你招收的那個好徒弟的幫助。”關化羽很是高興的說道。
“前輩您是說石軒麼?”張一凡心中一動,腦海中浮現出了石軒的影像。
“當然說的是石軒,雖然你另外的兩個徒弟表現也不錯,但是比起石軒來說,還是差遠了。”
“石軒煉器天賦我看不在你之下,而且非常聰慧,將整個焚天穀的煉器水平又往上拔高了許多。其煉製的法器法寶,讓宗門修士實力增加許多,極大的增加了宗門的底蘊。“
”最為主要的是石軒目前正在主導開發一種戰舟,似乎馬上要有結果了,隻要其解決最後的問題,那件戰舟就會被研製出來,這會非常大的增加整個楚國的戰爭底蘊,對我們對付那些妖獸和魔修有非常大的幫助。”雖然你另外的兩個徒弟表現也不錯,但是比起石軒來說,還是差遠了。”關化羽似乎來了興致,一一列舉石軒的事例。
張一凡聽到這個消息,心中很是感慨,既高興又慚愧。
對於他這個唯一的真傳弟子來說,他其實是很是虧欠的,並沒有教導石軒太多,石軒能夠取得如今的成績,都是石軒自己努力的結果。
“關師叔,還有呢?呂師叔他老人家怎麼樣?”張一凡問道。
“呂師兄雖然壽元所剩不多,但是也還有近百年的時間,足夠應對眼下的大劫了。至於宗門其他的變化,嗬嗬,你回去自然會看到了。”關化羽有些神秘的笑著說道。
張一凡那見此,也有些暗暗期待宗門的變化來。
”真想見識下宗門的新氣象啊。“張一凡腦海中還是不自覺地浮現出焚天穀的景致來,以及自己的那些好友。
很快,青龍飛舟就行駛到了焚天穀的宗門所在之處。
關化羽與張一凡出了飛舟,超焚天穀行去。
在進行的過程中,張一凡竟然有一種近鄉情怯的感覺,他從沒有如此之久的離開宗門,以至於他心中有些忐忑。
雖然山門依舊是那個山門,山門外的風景依舊,但張一凡還是感覺到有幾分陌生了。
修行無歲月,轉眼一甲子過去,任誰都無法擺脫時間對於自身的影響。
兩人來到山門前,護山大陣轟然啟動,山門大開,出現焚天穀諸多修士。
“歡迎張一凡大師回穀!”
焚天穀眾修士以極為熱烈的態度歡迎張一凡回歸,這讓張一凡非常感動。
張一凡那看了看人群中的修士,發現了有幾人比較熟悉。
石軒、王從武及何金枝他的三名徒弟都在,神色非常激動,要不是人數眾多,他們都恨不得馬上飛奔過去與張一凡團聚。
紀遠山、韓鐵柱及餘子然等人也在修士當中,也高興得朝張一凡點頭示意。
除了這些修士之外,張一凡對於其他修士並沒有很深的印象了,大部分的修士他根本就不認得。
不過,張一凡對於宗門展現出來的底蘊感到非常自豪。
焚天穀在他回歸之時展現出了一股截然不同的新氣象。
首先是焚天穀中的蘊含的靈氣似乎更加的濃鬱了,比他離開之前又濃鬱了至少一到成的樣子。
這絕對是布下靈脈等手段才能達到這樣的程度。
而且宗門中各種雄偉的建築層出不窮,比以前是熱鬨太多了,隨處都可見傀儡。
更讓他高興的是,張一凡現場察覺到這些修士實力都非常不凡。這些修士中,金丹期修士至少有十多名,築基期修士更是有數不勝數。
人人神情飽滿,手中的法器還是法寶似乎大部分都是天工門出具的,非常有氣勢和威能。
“張師侄,你這想必也累了,先回洞府休息,過幾日再說。”關化羽對張一凡說道。
“好的,關師叔,我正好有些困。”張一凡那點點頭。
“師父!您老人家終於回來了!”石軒搶先來到張一凡身邊,非常高興的對張一凡說道。
“嗬嗬,你的事情為師之道了,這些年你做的不錯。修為都與為師是同一個階段了,為師感到很欣慰。”張一凡對石軒說道,語氣也是高興。
“這些都是師父您教的好,接下來好多事情都需要倚靠您。”石軒點點頭說到道。
”師父,從武和金枝拜見您老人家,我與金枝已經結為道侶,沒有跟您稟報,請您彆怪罪。“王從武帶著何金枝恭敬地拜見張一凡。
”哈哈,又是喜事一樁。我高興都還來不及,怎麼會怪罪呢。“張一凡不在意的說道。
”好了,你們且隨我回天工坊,等我休息之後再說。“張一凡下令道。
”好的,師父!“三人齊聲回答。
張一凡帶著三名徒弟,直接奔天工坊而去。
(s先更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