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詭異的情況,如果平南侯你認為你能夠解決,那麼你就簽下這軍令狀!”
“否則立刻給本王道歉,下去領三十軍棍!”
“本王就在看在老相爺的份上,再寬鬆你一次!”
“本王再最後勸你一句,想好了再簽,你要為自己的生命,還有城中這些兄弟們的性命負責!”
郭子軒雖然衝動無腦,但是他並不是沒有見識,他從小生活在相府之中,自然知道王爺的秘折石沉大海到底有多嚴重。
這種情況的發生,一種是因為皇帝不想搭理這個王爺所奏請的事情,另一種是中間有人攔阻了這道秘折。
郭子軒知道,這兩種情況都不是他能夠解決的。
如果是皇帝不同意他會京城之後,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他無法說服皇帝。
如果是中途有人攔阻了,那他回去之後就更解決不了問題,敢攔阻朱皓這種親王的秘折的人,可見其勢力得有多大。
郭子軒雖然貴為平南侯,但是其在朝中是一點勢力也沒有,他不認為他有資格,去與那敢攔阻朱皓秘折的人掰手腕。
郭子軒想著這些,在看著麵前的軍令狀,頓時額頭起了冷汗,其實如果光是為了賭氣,郭子軒可能真的就簽了這軍令狀了。
可這短時間的軍旅生活,讓他這個侯爺與城中的這些將士建立了良好的兄弟情義,他不能自私的罔顧這些兄弟們的性命。
這也是郭子軒剛剛義憤填膺出來指責朱皓的原因之一。
權衡再三,郭子軒最後深吸以後,放下手中的筆,後退兩步跪在地上,對朱皓道
“末將剛剛冒犯了殿下,末將知錯了!”
郭子軒說著,便轉身出去領軍法了。
郭子軒出了議事大廳後,暗暗鬆了一口氣,他知道他剛剛險些釀成大禍。
如果他真的簽了那份軍令狀,不但他肯定會沒命,更重要他也會害死城中這些兄弟的性命。
雖然郭子軒剛剛與朱皓的交鋒失敗了,但是對於他來說,他心中並沒有任何的不快,反而是因為他知道了其中的厲害後,懸崖勒馬感到慶幸。
郭子軒出去之後,朱皓也暗暗鬆了一口氣,其實朱皓剛剛真的是怕郭子軒,衝動之下簽了軍令狀,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朱皓就被動了。
好在郭子軒及時懸崖勒馬,這樣讓朱皓也感到慶幸。
郭子軒鬨完之後的知難而退,讓眾將都明白朱皓不是逃跑,而是這件事除了朱皓彆人根本就辦不了。
因此在郭子軒走後,朱皓掃視眾將,眾將臉上再也沒有任何的疑惑之色。
朱皓看著眾將這微妙的變化,心中倒是有些感激郭子軒了。
朱皓之所以會有些感激郭子軒,是因為朱皓心中明白,正是因為郭子軒這麼一鬨,才讓眾將心中沒有了懷疑。
這樣的情況下,朱皓離開山海關的時間,心中也會安定不少,不會擔心眾將生事,軍心不穩。
朱皓看著眾將都不再疑惑他的回京的用意,便微笑著讓眾將散去。
眾將散去之後,朱皓靠在了椅子上,大口喘著氣,此刻的朱皓也不禁有些後怕。
朱皓知道剛剛郭子軒的事情,他要稍稍處理不當,就會鬨出天大的亂子,此刻事情圓滿解決,他真的是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次日清晨,朱皓處理了所有的事情後,將軍隊的指揮權正式交給了秦瓊和孫傳庭後,便帶著許褚和韋小寶,啟程前往京城。
眾將出城送行,朱皓坐在馬上與眾將揮手道彆,隨後朱皓一打馬鞭,縱馬奔著京城的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