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有些猶豫不定的盛嘉帝聽著一席話,心情瞬間開朗,是啊,這天下都是朕的,何故懼怕一個落魄的大臣,就算夏啟晏重回朝堂又如何,自己能扳倒他們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盛嘉帝滿意地拍拍她的小手:“朕倒是不知愛妃竟有如此獨到的見解。”
香妃嬌羞道:“最近臣妾閒來無事,看了一些話本子,那句話就是臣妾學來的,臣妾在皇上麵前班門弄斧了,您可彆笑話臣妾。”
“怎麼會,愛妃為朕分憂,朕高興還來不及呢。”盛嘉帝對香妃更為寵愛了。
靠在盛嘉帝的懷裡的香妃柔情的眸子閃過一絲冷意,主子一心一意為朝廷分憂,你卻心胸如此狹隘怕他奪權,有什麼資格讓他效忠?
盛嘉帝吃完早膳就去禦書房和內閣議事了,六部尚書加上內閣幾位閣老一同議事,見皇上竟然同意太子的提議,吏部尚書李閔麵色微沉。
“愛卿啊,有功就得賞,你也彆太計較了。”
盛嘉帝以為他怕夏啟晏這個政敵再回來,還出言安慰。
“皇上賢明,願那夏啟晏莫要辜負皇上的信任。”
李閔表現出不情不願的妥協,其實心裡激動得要飛起,培養自己的夏氏,以及自己的摯友終於可以脫離罪籍了。
相信夏啟晏成為良民後,很快就會重新回到朝堂上的。
為了安撫吏部尚書李閔,他將去西北宣旨的差事給了吏部尚書的兒子李宏朗。
李宏朗是去年的新科
榜眼,目前在翰林院擔任七品編修,此次讓他擔任欽差大臣去西北宣旨,可見對李閔的重視。
又能幫助摯友脫困,兒子又受重視,雙喜臨門,李閔很是歡喜。
欽差隊伍快馬加鞭趕往西北平涼穀。
三月初,平涼穀迎來了一道聖旨。
“夏氏一族族長夏啟晏接旨!”
夏啟晏朗聲道,“罪臣夏啟晏,接旨!”
李宏朗打開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夏氏一族族長夏啟晏,流落惡地,猶不忘為君分憂,擒拿敵探有功,故赦免夏氏一族先前所有罪狀,夏氏一族即日起,恢複良民身份。欽此,叩謝皇恩!”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夏族長,請起吧!”
很快,趙槐安也接到了聖旨,聖旨大同小異,就是赦免他們趙氏的罪責,恢複良民身份,畢竟,他也去修城牆了,也幫著抓了敵探了。
趙槐安驚喜不已,來到西北不過半年,就恢複了良民身份,這已經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了,果然跟著夏啟晏才是正確的選擇。
“謝李大人,大人一路舟車勞頓,不若進山穀內歇息片刻?”夏啟晏開口道。
“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李宏朗將跟來的隊伍留在穀外,他自己則是進了平涼穀,外麵的欽差隊伍由趙槐安親自接待。
當李宏朗進入穀內,看到平涼穀的景色時,震驚不已,整個山坡綠油油一片,梯田的形勢令人心曠神怡,還能看到不少穿著灰色服飾
的人在山坡間勞作。
所有山洞都外都修繕平整,掛了門牌號,還看到許多寫著醫療洞、食物庫,家具庫、等洞門,時不時還能看到手臂上掛著紅色袖章的巡邏隊來回巡邏。
整個山穀並沒有頹廢之勢,比鎮上還要繁榮。
狩獵隊領著許多動物歸來,木匠隊將打造好的家具搬入寫著家具房的山洞,采摘隊將一捆捆青菜規整……
後勤隊做好“大鍋飯”,用銅鑼敲鼓喊吃飯。
在外農作的人們紛紛趕回來。
一群人井然有序洗手、排隊、打飯、打菜、打肉、盛湯。
一個個滿臉笑容,談論著彼此的收獲、見聞、期待。
這種祥和、安定、富足場景,看得李宏朗滿臉歡喜,良久閉目喃喃:“聖人心中的王道樂土也不過如此吧!”
“世伯,這……”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