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聖之上!
洪福廣笑著說“這倒不至於,士子受視野所限,又或者久試不中,鋌而走險搏人眼球,故作驚人之論,也是情有可原,隻不過讓他中試,怕會引起士子爭相效仿,傳揚負麵情緒,對大周朝盛世聲威有損。”
墨愛聽完各位閱卷官評論之後,冷笑一聲,拿起案上被定為一等的卷子,說“連這等阿諛奉承的馬屁之作也能列為一等解元,我算是明白在座各位能飛黃騰達的原因了。”
一名吏部侍郎一拍桌子喝道“墨愛,我們敬你年長,又是先帝時榜眼,給你三分薄麵,但也隻是三分,你若再口出不遜,汙蔑當朝大員,小心我等聯名在聖上麵前參你一本,連這個山長之位都保不住!”
墨愛冷冷看了他一眼“陳大人何必激動,若我沒記錯的話,國子監去年新入秀才之中,有陳大人的外甥,名叫李誌壯,剛滿十八,書法堪稱一絕,以仿名家筆跡著稱於京城……”
吏部侍郎臉色一變,喝道“你想說什麼!”
“這篇文章,書法形似二王書聖,雖有些造詣,但通篇馬屁,言之無物,字裡行間充斥著自鳴得意,不可一世……”
“陳大人,你是否要跟我賭一下這份試卷封條之下的姓名就叫李誌壯?我若是賭輸,二話不說,轉身離開,今生不再踏入閱卷房半步。”
吏部侍郎臉色變得極為複雜,慌了手腳,強撐說“考生試卷沒有定名次分優劣之前,豈能私自開拆!”
洪福廣也笑著解圍說“就事論事,兩位大人怎麼還吵上了,這閱卷的規矩可不能壞,兩位大人少些意氣之爭,都是為國選良材,稍安勿躁。”
墨愛也不相逼,轉而又拾了位列二等的試卷“這篇二等文章,字都寫不端正,處處拾人牙慧,左拚右湊,動則引經據典,毫無主見,連馬屁都拍得七零八散,林山長,聽說你們家公子也在今年的會試場上……”
被點名的一名山長臉上微微一驚,也不敢理直氣壯地反駁,隻是冷哼一聲,不發一言。
墨愛又拾起一份位列三等的試卷“這份就更離譜了,雖說天下文章一大抄,但這抄得明目張膽,一字不變,還能入列的,當真是前無古人,各位大人,你們這樣選材任人,是想讓大周亡國嗎!”
說到最後,他突然提高了嗓音,猛喝一聲,震得屋頂發顫,把所有閱卷官罵得愣在當場,不知如何應答。
好一會,吏部尚書洪福廣才笑著說“墨山長言重了,既然你覺得這三人不能入列,就將他們剔除出去,但你所選的文章,怕也是不能憑你一人之言入選。”
墨愛哈哈一笑,話音一轉“其實我也沒有要剔除這三卷的意思,隻是想將這三份落選之卷也加入三等之列,各位大人,你們以為如何?”
十幾個閱卷官見他轉變如此之快,都暗鬆了一口氣,暗道“還以為他真是清高至此,沒想到也隻是想提拔自己的門生,跟我們玩這一手欲擒故縱,如此心機倒也算是同道中人,隻是這性格,實在是不討喜。”
紛紛笑著稱是,氣氛變得融洽了許多,將墨愛挑撿的三份卷子放入三等行列之末,然後將中試宗卷封裝,呈送尚書台拆封宣布名單。
………………………
放榜之日,一家歡喜九家愁。
硯湖岸邊,又多了幾具屢試不中的老秀才浮屍,湖畔燈火通明的熱鬨酒家中,十幾名學子正圍著幾個一等舉人舉杯慶賀。
議論聲中,談得最多的,卻不是今科解元李誌壯。
“連他竟然也中了,去年春季皇上七十誕辰開恩科時才中一個九品秀才,如今初次會試,竟然讓他一舉而中,真是奇也怪也!”
“聽說今年的主考官換成了吏部尚書洪福大人,左相國的正妻洪福夫人正是他的胞姐。”
“原來如此,有個當相國的爹真是好啊,廢材也能登堂入室成為棟梁。”
“我看不太像,既然都已招呼了,為什麼不直接弄個解元?相國大人的臉麵,才值區區一個三等舉人不成?”
“自然不敢做得太過明顯,否則物議沸騰,隻怕以相國大人的權勢滔天,也難以壓下,傳到聖上耳中,心生懷疑,將他叫到跟前一問三不知,名符其實的草包一個,豈不是大大不妙?”
眾人大笑。
“各位慎言啊,你們這可是在誣陷左相國徇私舞弊。”
一人出言提醒道。
十幾名舉人微微一震,酒也醒了一半,話題轉到了彆處。
……
相國府洪福夫人的宅邸中,洪福夫人正吃著新招的俏麗丫鬟剝的瓜子仁,看著台上請來的戲班子,手裡拿著一條繡花手絹,不時地抹著淚。
旁邊坐著神情威嚴不苟言笑的流雲孝。
戲台上正在演出的,是二十四孝的戲碼,正演到臥冰求鯉和割股喂母。
台上戲子賣力演出,演得情真意切,惟妙惟肖,摧人淚下,洪福夫人讓下人賞了又賞。
坐在後麵的,還有相國府的十幾個兄弟姐妹,都是洪福夫人讓下人傳召來,看這一出孝親大戲的。
以流雲嘉為首的十幾個兄弟姐妹入戲漸深,無不涕下淚落,泣不成聲,感染了身邊的丫鬟仆人,也紛紛抹淚。
洪福夫人回過頭看了一眼府中子弟,唯獨不見流雲風,轉頭望向身邊的流雲孝,輕聲說“老爺,你看看流雲風,自從中了舉人之後,也不來問安了,整天不在屋裡頭,再不管管,隻怕惹出什麼禍端,讓人看相國府的笑話。”
流雲孝未置可否。
洪福夫人忍不住抱怨“我明明叮囑了我那弟弟,壓他一壓,挫挫他的狂氣,怎麼還是讓他給中了?外邊的人可都在傳是老爺您跟吏部的人打過招呼,徇私舞弊呢。”
流雲孝淡淡地看了她一眼,“外麵的流言,你管他那麼多做什麼,身為長母,不助他長進,還刻意打壓,傳出去讓彆人怎麼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