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聖之上!
“公子,你是不是哪裡不舒服,為何脈搏跳動如此激烈?”
流雲風乾咳一聲,問“羞玉姑娘可是醫門喬氏的後人?”
喬羞玉微微一愣,搖了搖頭“我不記得我小時候的事了。”
“這是為何?”
“我幼時曾經受過很重的傷,失血過多,本來必死無疑,是爺爺用各種草藥給我浸泡身體數年之後,煉製定魂丹給我服用,才將我從鬼門關中拉了回來……”
關於這定魂丹,流雲風倒也曾經在一些古籍上看到過相關記載,此丹為上古十大奇丹之一,煉製之法極為困難。
“雖然我活了下來,但小時候的記憶都沒了,而且藥效隻能維持10年,再服用便沒有效果了,到時三魂七魄不穩固,隨著年紀增長,會變得越來越容易忘事,最後連自己姓名都不記得……”
流雲風問“難道就沒有彆的辦法了?”
喬羞玉點頭“爺爺說,若是有天人境的儒門亞聖不惜境界掉落,以文魂為我凝魂固魄,也許能徹底穩固,再無魂散之憂。”
流雲風突然明白她吟唱詩經能引起他文氣共鳴的原因,一定是她爺爺自幼教導,想借助詩經所蘊含的如淵文意來為她安神定魂。
看來她爺爺也是被朝廷追捕的醫門修士,並不懂得儒門修煉秘法,這也就解釋了她為什麼有這樣高的文意,卻無法修煉出文氣的原因。
隻是大周朝擁有天人境的儒門亞聖,兩隻手都能數得過來,大多是朝廷重臣,又怎麼可能冒著修為損耗境界掉落的危險,為一個朝廷欽犯凝魂聚魄?
古之聖賢,就算天資絕頂,從明心,跨越見性,知行,窺道三大境界,一躍而達到天人境,也需要艱苦漫長的修行。
而且境界的提升並非一朝一夕,更非閉門造車,既要有讀萬卷書的才智,也要有行萬裡路的眼界,更要有非凡的悟性。
以上古儒聖孟重之資,隨母三遷,遊曆天下,也是在四十歲之後,才厚積簿發,成賢入聖。
“生死有命,公子不必為我憂心。”
流雲風話音一轉“姑娘隨我去一個地方。”
以指作筆,在喬勝武床前畫了一道障眼畫,掩去喬勝武身跡,若有人推門時來,隻會看到空蕩蕩的房間不疑有他。
然後,挾喬羞玉一起,化為一股輕風從窗戶竄了出去。
……………
一個時辰後,來到喬家大院所在遺址,從燒得漆黑的門樓穿過,進入院中,直奔古井所在。
剛踏入古井所在的院子,一陣怪風吹來,喬羞玉渾身一個寒顫,不由地跟緊了流雲風的腳步。
這一路上,她已經聽流雲風解釋了來這裡的目的,畢竟是個女孩,難免害怕這些陰魂鬼怪類的東西。
腳下像灌了鉛一樣,每走一步都顯得有些艱難。
流雲風感覺到她的異樣,轉身輕握住她微微發抖的手,微微一笑“人是血肉之軀,陽剛正氣,陰魂是陰濕之物,見陽就散,隻能幻化影像迷惑恐嚇人心,其實它們更怕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