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廠長對於港島那邊公司架構還是有一些了解的,於是直接提出自己的要求。
“不管怎麼說,也無論你們會出多少錢,我方最終要占有一半以上的份額,這個是原則問題,容不得商量!”
至於這個條件其實馬吉祥早就想到的,畢竟現在是八十年代中期不是九十年代。
現在的國營企業,在改革開放的衝擊之下,大多數都表現的還算是完好。
這是因為,國外的一些企業,沒有徹底的入駐到大陸這邊。
私營企業雖然越來越多,但是大多數都是那種,以倒賣物資為主的個體戶,以及一些上不得台麵的手工作坊。
真正能夠做到和國營大廠分庭抗禮的企業還是比較少的,就算是馬吉祥旗下現有的幾家公司。
也就隻有文藝服裝廠能夠拿得出手,而紅日家具廠和方正鞋廠與老牌國營大廠比起來,還是有一些差距的。
不過這種差距正在快速縮小,最多也不過兩三年的功夫,馬吉祥有信心將兩個工廠做大做強,然後超越魔都本地的國營大廠。
所以當牛廠長提出原廠長這邊的人馬,需要占有一半以上的公司份額。
劉昊然和王豔芳兩人隻是簡單說了幾句,然後便爽快的同意了。
不同意也沒有辦法,想要合作成功,確實得做出一些讓步。
馬吉祥也沒有那麼貪心,非要將這麼大一個酒廠全部吃下來。
畢竟他現在手頭上,還要留有充裕的資金,這樣才能抓住更多的投資機會,他也不可能將雞蛋全部放在一個籃子裡麵。
而且他也很清楚,就算是他想堅持也沒什麼用。
畢竟在這個年代要是出賣集體利益,不管是哪個人,都承擔不起這個罪名。
至於若乾年之後,各大廠紛紛倒閉,將工廠連同商標,一同賣給外資企業的事情,這是大勢所趨,也沒有辦法。
就目前來看,中華酒廠不可能出讓一半以上的份額,然後再讓馬吉祥成為酒廠的真正主人。
馬吉祥之前的想法也很簡單,彆說占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份額,哪怕隻有百分之二三十也好。
錢不是問題,畢竟現在各廠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主要是因為計劃經濟導致管理模式的僵硬。
就像是中華酒廠如果願意做點營銷,然後開放買賣,生意最起碼會比現在好十倍以上。
但是中華酒廠,卻堅持將生產出來的各類酒水賣給供銷社和百貨公司,雖然看起來都是大宗交易,貌似可以賺的不少。
但是這樣一來,利潤反而是被壓低了。
不要小看那些個體戶以及二道販子們,他們的能量是非常龐大。
隻要是有利可圖,他們可以將商品賣到最偏僻的地方。
所以馬吉祥的想法,其實也很簡單,既然在魔都這邊,中華酒廠占有絕對的份額。
那他就開辟其他地方的市場,將酒賣到國內的其他城市。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