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航說對他們來的時候看見的那一片果園很感興趣,孔修文乾脆就帶著他們過去那邊玩。
這邊是一大片的桃樹林,現在剛好是桃子成熟了的季節,老遠就能聞見桃子的香味。
路上遇見在田地裡乾活的人還熱情地跟孔修文打招呼“秀才公來玩啊。”
孔修文一一打招呼“帶著我同窗來轉轉。”
其中一個老者指著不遠處的桃樹林道“秀才公,我家那片桃樹林今年結的桃子特彆甜,你帶著你同窗一起去摘點吃啊,隨便吃。”
“對,我家桃子也熟了,可以去我家摘,就是我家桃樹離得遠,也沒這麼多。”
孔修文給大家道謝。
笑著道“看來我們等會有桃子吃了。”
村裡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社會安定,百姓能吃飽穿暖就真的是一種很幸福的事。
傅今安覺得好像現在上邶朝的領導人也還行的樣子。
孔修文歎了口氣“沒你想的那麼樂觀,這兩年賦稅有增加,每年勞役的時間也增加了,其實大家也活得很辛苦。”
他家能送得起他讀書是他家堂兄弟們很多,四世同堂還沒有分家,為了供他這個讀書人,全家人都勒緊了褲腰帶,他的祖父、父親、伯父、叔叔、堂哥們平時不止乾農活,農閒時還出去做短工,家裡的嫂子們還做手工賣……
孔修文想到自己眼眶都有些濕潤,他一直知道自己能夠讀書是多麼的不容易。
也記得所有在他身後默默付出的人。
因為家裡太難,所以他真的差一點就放棄了,如果沒有遇上傅今安,沒有考進昭文書院,沒有遇見這幾位好朋友,他可能真的不會再繼續讀書了。
他家裡為了供他上學過得太苦太苦了。
他大概會找個賬房之類的工作,賺銀子回饋為他付出的家人們。
好在他最後考上了昭文書院,也遇上了這些可愛的同窗,遇見了更好的夫子。
回想過去的這一年多,孔修文隻覺得像是一場夢。
那些半夜焦慮睡不著的日子,那些一邊流淚一邊拿起書看的日子,那些挑燈夜讀的日日夜夜。
恍如隔世。
孔修文覺得有些感性了,轉而繼續說起田畝稅的事情來“我祖父說他們年輕的時候田畝稅才是真的少,所以當年我祖父才能養活那麼多孩子,還建起我們家現在住的那大院子。”
雖然在傅今安他們眼裡他家可能老了破舊了,環境也不好,但是他家在村裡已經算是頂好的了。
也是他祖父當年帶著他父親、伯伯、叔叔們一起努力。
“雖然我一直在外讀書,但是還是聽我父親提起過,現在田畝稅是越來越高了,交的比以前多多了,以前家裡還能存下餘糧存下點銀子,現在辛辛苦苦一年,才能勉強混個溫飽,這還是豐年,要是遇上哪年是災年,到時候……”
如果朝廷沒有開倉放糧救助的話,那將是不敢想的後果。
反正就是感覺老百姓越來越沒有活路了。
說到這個話題就是有些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