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條上邶朝的母親河又是給上邶朝帶來了災害的河流。
百姓對這條河流真的是又愛又恨的。
也不知道實際的情況如何。
因為有正事,傅今安她們一行人並不是一直都遊山玩水的,還是需要趕路。
到了青山府之後,梁正誌和黎修能臉色都很是凝重。
“這裡情況可能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糟糕。因為這的水壩已經有很多年了,有些老舊鬆動了,看起來表麵風平浪靜的但是如果遇上大洪水估計就要全部被衝垮了。”
現在麵臨的就是我們是立馬加固還是說重新設計一個新的水壩。
這裡常年有淤泥衝刷堆積在這裡,河床越來越高,水壩的高度也顯得矮了。
傅今安安排好姚氏她們在客棧之後立馬就跟著梁正誌和黎修能去了現場看情況。
黎修能指著水壩“這裡你父親也曾經參與過加固,你父親當年也是很有見地的,在來當知州的第一年就知道要先加固這堤壩。當年你父親也請過我和我師父一起來設計這水壩查看實際情況,沒想到一轉眼他兒子都這麼大了。”
後生可畏啊。
傅知遠當時就是卒於青山府下轄江洲,這是姚氏最不願意提起的地方。
傅今安也覺得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感覺,這就是她父親去世的地方啊。
她沒時間悲春傷秋,開始仔細地查看情況。
仔仔細細一直考察上遊和下遊兩三個月,傅今安摸清楚一點清楚跟梁正誌和黎修能分析道“治理青江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就目前來看青江這裡的水壩決堤隻是時間問題,一味的隻是加固堤壩是不行的,飲鴆止渴,隨著河床越來越好,幾十年後要是河床高到了一定程度,決堤將會把整個青江府都淹沒的。”
這些梁正誌和黎修能都知道也想過,但是應該怎麼治理才行呢。
兩人同時看向傅今安。
傅今安把自己連夜梳理的措施寫了出來。
第一,疏浚河道,開鑿引河。以前治理青江主要在於堤防,但是忽略了疏導。
這些年青江上下決口七十八處,堤防之法已經行不通。
傅今安覺得應該在清江浦、清口、洪澤湖、高堰等地開鑿引河,讓青江之水東流暢通。
第二,在前人的經驗之上,實行束水刷沙,衝擊水中之淤泥,使得河道變得通暢。
第二,築減水壩閘和涵洞保固堤堰。
傅今安覺得中遊這裡泥沙堆積河床已經高得很危險了,一旦決堤後果不堪設想,應該首先治理這裡。
“這不能再拖了。要想徹底根治可能需要幾十年時間,但是我們現在頭痛醫頭,腳痛一腳的話,可以首先解決最隱患的問題。”
傅今安的想法是先要把現在最容易造成問題的解決了先。
“我覺得有兩到三年就能先把這裡最緊急的解決了,還需要去查一下當地縣誌記載,看看下一次洪水大概什麼時候會來,不知道欽天監可不可以預測一下近一兩年的天氣。”
傅今安給出了解決的突破口,但是呢,真的要治就需要銀子。
這個得朝廷撥款才行。
傅今安無能為力,就看梁正誌和黎修能的了。
梁正誌和黎修能聽完以後互相看了一眼,眼睛裡邊都充滿了希望。
果然有傅今安在就沒有解決不了的河道。
時間久不可怕就怕無藥可救。
梁正誌當即就拍板“聽傅解元的。”
他轉而看向黎修能“欽天監是靠不住的,青江隔幾年就決堤一次,青山府這裡尤其嚴重,先把這裡最危險的處理了先。等傅解元這邊出了施工方案圖立馬施工。”
黎修能皺起了眉頭“老師,可是……”
“可是什麼,這是人命關天的事你跟我說可是?!”
梁正誌吹胡子瞪眼地看著黎修能,有些不滿。
黎修能低下頭“老師,關於這裡治理需要的費用這兩年我都有接連上奏的,但是一直被否決。這一次我不知道陛下會不會同意撥款。所以,我想,老師您是不是也能一起上奏,這樣陛下同意撥款的機會更加大一點。”
河道的花費巨大,有些時候很多都是防患於未然,沒有那種立竿見影的效果,所以每次申請撥款都是一個一件不容易的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