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試的時候整個保和殿都隻有大家提筆寫答案的聲音。
偶爾有個把舉手要草稿紙或者答題紙的。
哦,要答題紙的可能是太緊張了把試卷給寫花的倒黴蛋。
傅今安心裡的一大堆想法早就已經想過不知道多少遍了,所以她一開始寫都是很順暢的,草稿都不需要的那種,直接就在答題紙上寫最後地答案了。
她寫著寫著,感覺到後邊有人在走近。
這時候還能在考場上邊隨意走動的肯定就隻有皇帝了。
傅今安手沒有抖,心裡也沒有緊張,反正她已經準備要放飛自我了。
大不了就得了同進士唄,那也夠了,名次不在高,夠用就行。
也許是這次青江府那邊的事情確實挺嚴重的,皇帝不止出了關於治理水患和災後重建的題還在他們答題的時候全程都在看著。
他可能真的也想要尋求一份滿意的答卷。
皇帝已經繞了一圈了,看了很多人寫的洋洋灑灑的策論他都不滿意,都是寫紙上談兵的,跟朝堂上那些和稀泥的官員們給的一樣。
這一次皇帝不想聽這些。
他想要找個能夠根治的辦法,青江府這次水患還是小規模的,不過也給他提了一個醒了,這問題不從根源上治總有一天真的會出大事。
對於災後重建和那些受災地方的官員的重新安排皇帝頭疼得很。
這不,才盯上了殿試。
希望能夠從這些人中選答得不錯的去青江府那邊任職。
梁正誌在難民湧進京城時就已經請旨去賑災了,皇帝沒同意而已。
梁正誌是皇帝僅剩的一位兄弟了,是他友愛兄弟的活的招牌,梁正誌年紀也高了,災後是疾病爆發最厲害時候,皇帝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讓梁正誌去冒險的。
還得是年輕人才行。
黎修能呢也隻是負責修建堤壩的,在出現問題時就已經出發去青江府了,他隻會負責怎麼先把水壩給修補起來也不會救災啊,皇帝急。
他急需有能力的人去受災的地方任職。
在保和殿裡邊答題的考生們絲毫不知道皇帝的想法,他們如今隻想著能夠答得出眾然後還希望能得好名次或者是能夠引起皇帝的關注呢。
皇帝看了很多答案都很失望,不是他想要的。
皇帝走到傅今安後邊在那裡停留了好久好久。
說實話要是在這場水患之前傅今安要是真的這麼答策論皇帝分分分鐘就直接讓她掉到同進士去!
不知所雲!
根本就沒有按照策論的格式來寫!
這不是藐視考試嗎?!
挑戰他這個皇帝的權威?!
但是正好遇上了這場水患,皇帝又剛好為水患的事頭疼。
他越看傅今安的答案越被吸引了。
原來以前是他沒有去了解過水利方麵的事,也是水部司那幫人太蠢了,不止沒有拿出根治水患的辦法來還隻知道花銀子。
傅今安不一樣,她設計出來的方案能夠掙銀子!
不得了哎!
傅今安給他描述的那些讓皇帝打開了新的世界的大門!
這就是他想要的答案!這就是他最滿意的答案!黎修能的這個都司可以撤掉了!
要是傅今安能夠早出生十幾二十年,上邶朝的今天應該也不至於這樣吧!也不會有難民膽敢進到京城來!
天知道皇帝嚇死了好吧。
雖然知道這些可能都是人為策劃的,可能是他的哪個蠢兒子搞陰謀詭計,但是皇帝還是慌了。
他太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