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
時間已經來到了,三月三號。
天還沒有亮,李晉就在青鳥和伊莉莎的服侍下穿戴好來到了盛武門。
這個名字還是李晉起的,
取“盛世武功”之意。
而此時,
牛津、高盧、白頭鷹、白熊、扶桑等國的近百名特使以及他們的隨從,都早早的在城門下東側的禮賓台就座。
至於城樓之上,
李晉可沒有安排他們的位置,甚至連大夏官員和將軍們都隻能坐在城門下的觀禮台上。
有資格登上城樓的,隻有為國捐軀的軍烈家屬代表們。
隨著時間慢慢推移,
彩旗飄飄的廣場上人們越來越多,
不過短短半個小時的時間,
巨大的廣場就黑壓壓擠滿了人影,看上去足有數十萬之眾。
為了能讓廣場的人都能看到閱兵式,蔣琬他們還特地在城牆立起了兩個巨大的電子屏幕。
不但是燕都,
其他城市的衙署也紛紛在人流密集的地方立起了大屏幕,
此時每個大屏幕前都密密麻麻的圍滿了人影,而家裡有電視的也紛紛圍在電視機前。
李晉當初抽中的五千萬台電視機除了給每一座村莊都發了一台,
然後就是以福利的形式,給每一個有當過兵的家庭免費發放了一台。
另外,還給全國的每一所學校都發放了一台到若乾台不等。
剩下的全部被他以一百塊一台的價格賣了出去,其中有一多半被他有意的賣到了海外。
有句話說的好,
掌握輿論就相當於掌控了製高點。
隻不過電視現在隻能接收二個頻道,帝國電視一到二台,也沒有什麼節目好看的,
每天就是放放新聞和電影什麼的,而且還都是中文版的,也不知道外國人看不看的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