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還說「你也希望爺爺能回來,對不對?」
是,我希望爺爺能回來,他是個不錯的人,但我們為何要在這裡哭?
聚眾哭泣可以讓一個人死而複生?
更可笑的是媽媽拉著我的手跟我說「彆哭,爺爺在天上不希望看到你哭」。
可是,不是你們在期待我哭嗎?
現在又為何改口說不希望見到我哭?
難道葬禮上每一個人的哭泣都是一場大型的表演?
如果他們的哭泣是在表演,為何要費時費力的花錢進行表演?
如果他們的哭泣不是表演,那他們又是按照什麼邏輯控製著自己的表情?
是的,控製自己的表情。
從那件事之後我逐漸發現,我在做出每一個表情時都要經過內心的思考,這樣我才能夠控製我的表情。
我會儘量迎合每個場景來做出相對應的表情,讓我看起來更加像是一個正常人。
可大多數時候我的內心都毫無波瀾。
我露出笑容的時候隻是覺得現在應該笑,我難過的時候隻是感覺現在應該難過。
從小我就不太理解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學校的書本隻要翻看一遍我就知道它表達的所有意思,為什麼老師需要把課本上的知識在原原本本的講述一遍呢?
這就是「上學」的意義?
大量的學生在此處浪費時間,聽著老師將課本上的內容複述一次。
之後再把講述的內容做成試題,考驗學生們是否能夠複刻。
這就是「考試」的意義?
直到我十三歲都不理解為什麼有人在考試的時候會被扣分,隻要在開學之前翻看過書,隻要在上課的時候瞥過老師一眼,那就不應該會在考試的時候失去分數。
我並沒有費很大的力氣,便被老師誇讚,被同學羨慕,被家長表揚。
直到上了初中,我才終於發現問題所在。
我被告知考入了全省最好的初中,身邊理應都是和我一樣的人,可我卻依然跟他們沒有共同語言。
他們幼稚到令我發指。
我對於這樣的人生感到恐慌。
我不知道自己來到世上是為了什麼。
我前進的目標在哪裡?
每一天都有人試圖教會我我原本就會的事。
我可以用我自己思考的問題難住任何一個老師,可卻沒有人教我到底什麼時候該露出合適的表情。
如果學校真的是為了給學生答疑解惑才存在的,那它最應該教會我的就是如何微笑和哭泣。
這些事情學校裡不教,家人也不教,我要如何才能學得會?
父母一直工作供我讀書,他們不會教我課本裡的知識,也不會告訴我微笑和哭泣的時機,他們隻會勸我向善。
而我之所以會選擇聽從他們的話,原因無非是——他們是我跟這個世界唯一的連接。
喜歡十日終焉請大家收藏:()十日終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