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辰:“在熟悉不過了,南方沿海地區百姓經常有這幫矮子的騷擾掠奪,幾十年前有戚將軍在,這才把大部分的倭寇殺了個乾淨。不過最近自然有小規模倭寇在沿海活動,怎麼了?那麼俊臣你說的發財辦法,和他們有關係?”
朱煇:“我皇爺爺在位的時候還派兵和倭寇在高麗打過一架呢。咱們打贏了,不過因為瀛洲島在海上,而且地小貧瘠,所以皇爺爺也就沒下令進攻。”
一直以來,幾乎所有大明人對於瀛洲島的觀念都是:寡國小民、土地貧瘠、資源匱乏。
薛虹:“他們一直掠奪咱們大明國,難道咱們就沒想過去搶他們的嗎??”
陳辰十分不解:“他們有什麼好打的?”
自古以來,隻要是華夏周圍地區,被華夏人認為有用的地區,最後基本都被並入了版圖。
想要徹底將一個地區並入版圖一般需要三步:
第一:派兵攻占,將該地方武裝力量和統治階級清理一下。
第二:移民占領,派大量人口過去。
第三:文化同化,這個步驟基本上要幾十年。
這三個步驟做完之後,就可以說這塊地方自古以來就是我華夏的領土了。
真不會有人以為華夏曆史上一直都是菩薩心腸吧??那華夏的領土是怎麼來的??
關於這一點,西漢時期,某幾個國家最有發言權,因為說話聲大了一點,加上有美……不是,咳咳是有葡萄乾,導致被滅國。
很多的地方不是華夏不打,而是他打下來以後就是個累贅!!不但不能帶來好處,年年國家還要給他發銀子補貼賑災!!
瀛洲島和高麗島在大明人眼中基本就是這麼個形象。
彆說什麼打不過,在絕對的人口優勢下,什麼地利都是扯淡!!知道匈奴是怎麼被滅的嗎?被漢朝兌子硬生生兌沒的!!
西漢打匈奴,除了漢武帝因為手裡有倆掛打贏了之外,其餘皇帝和匈奴作戰都是吃虧的!戰損比也是負數。
可哪怕是這樣,西漢吃虧吃虧著就把匈奴給虧沒了。
古代戰爭,人口龐大就是絕對優勢。說實話,要是薛虹真能把大明國內理清了,大明絕對有能力在這個時期的世界到處圈地盤!!
薛虹:“如果我說,瀛洲島上,有一座每年可以產出一千萬兩銀子,而且可以產出幾百年的銀山,你們會動心嗎?”
……
空氣突然安靜了,接著朱煇第一個開口:“俊臣,彆鬨。那窮地方能有銀山……你沒騙我們??”
薛虹:“我騙你們乾什麼??那地方真的有這樣一座銀山。”
朱煇和陳辰瞬間不淡定了!每年產出一千萬兩白銀啊!!就算倆人一人隻占一成那也是一百萬兩!!這和天上掉下來的銀子沒區彆!!
薛虹之所以找陳辰過來一起參與進來,就是需要動用陳家的一些工人。這事是私活,不好動用朝廷的工匠去做。
當然,薛虹還有一些彆的打算……
最重要的是,他們三個要打瀛洲這事,除了隆慶帝以外誰也不能告訴!要不然朝堂上那群喜歡沒事找事的文臣,又要鬨事了。
就這樣隆慶帝派兵,陳辰出工匠,朱煇……吃乾飯吧,他也沒什麼用。
薛虹親自領兵去搶……解救瀛洲島的百姓。
皆大歡喜!!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