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萬大軍遠征萬裡的海外,朝堂上的諸位大臣們卻並沒有停下來,爭吵每日依舊發生著。
依舊是你彈劾我,我彈劾你,一點子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吵得不可開交。
隆慶帝也能理解,畢竟政見不和嘛,看彼此不順眼很正常。
好不容易聽這些老兵馬俑扯皮,挨到了下朝,耳邊終於稍微清靜了片刻。
隆慶帝先是到尹皇後那裡日常打卡,夫妻二人說了一會話,然後就直奔禦書房。
現在隆慶帝的精力大不如前了,以前批奏折批閱到三更天也不會覺得累,如今隻是天色剛剛暗淡,就覺得困倦了。
隆慶帝心裡也明白,自己……大概是老了。
不過也沒有什麼值得遺憾的,大明在自己的手上複興,並且疆土超越了祖宗。就是下去也對諸位先祖有所交代了。
隆慶帝翻開一本奏折,僅僅看了一眼就皺起了眉頭,裡麵是一位地方巡府送上來的折子。
裡麵通篇廢話,沒有一句是正事,隻是向隆慶帝問安以及一些拍馬屁的話。
以往隆慶帝哪怕是看到這種折子,也依舊會仔細閱讀,然後寫個已閱。可如今的隆慶帝精力大不如前。
粗略的看了一眼確定沒什麼事情,就用朱筆寫了個閱然後就扔到一邊了。
僅僅批閱了一會奏折,隆慶帝就覺得眼前有些昏花,頭也有些發脹,隻能放下筆,然後靠在龍椅上閉目養神。
“陛下,二殿下求見。”
隆慶帝揉了揉發脹的眉心,強打著精神坐直了身子,睜開雙眼,又恢複了往日的威嚴。
“讓他進來吧。”
二皇子邁步走進禦書房施禮:“兒臣參見父皇。”
隆慶帝:“老二啊,來找朕有什麼事嗎?”
二皇子露出了一個討好的笑容:“如今我大明國泰民安,統禦萬裡,都是依賴父皇您的聖明。
可是如今我大明國土越發廣袤,大臣們也人手不足,故而父皇,兒臣想為朝廷為父皇舉薦幾位人才。”
隆慶帝忍著頭中的熱脹之感,平靜的道:“這些小事你去找六部尚書就可以了,何必親自跑到朕這來一趟呢?”
二皇子:“兒臣所舉薦的無不是大才,故而兒臣鬥膽請父皇親自考校。”
隆慶帝本想拒絕,畢竟官員的選拔是有製度和等級的,就算一個人真的有才,也不可能直接被隆慶帝封官,因為封官除了要資曆,也需要功勞。
可是隆慶帝不知怎麼的,看著下麵二皇子期待的眼神,心中竟然一軟,輕聲答應了下來:“也好,等明日午時後,你便帶他們來,朕要看看,能被你如此稱讚的,到底是什麼人物。”
二皇子一喜:“兒臣謝過父皇。”
隆慶帝點了點頭:“嗯,老二,你還有事情嗎?如果沒有,就去你母妃那裡看看吧。”
二皇子:“兒臣領旨謝恩。”
二皇子滿心歡喜的走出禦書房後,隆慶帝的頭疼再也繃不住了,眉頭緊皺,雙手放在桌子下麵攥拳頭攥的哢哢響。
隆慶帝裝作隻是有些困倦,夏守忠作為隆慶帝身邊的頭號心腹,自然第一時間發現了隆慶帝的異常,連忙去攙扶隆慶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