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其餘兩位,董仲書身上穿著儒衫確實顯舊,像放在箱底許久不穿的老舊衣物。
林冉又問他家種了多少畝地,佃了多少畝地,租金幾何等等。
董仲書微愣,然後一一回答。
林冉隻覺得驚奇:“西北三府發布的布告你們不知道嗎?為何不移民至新三府?”
“知曉,隻家中宗族在安北府......”
林冉又問:“那你家宗族在安北府都有自己的田地,都能吃飽飯,都能存著錢?”
董仲書苦澀搖頭。
“那為何不舉族遷移?”林冉坐在圈椅上,“隻說新南府,隻要你們在此安家落戶,參與開河挖渠,就能白得十畝地。
還可以去府衙縣衙申請自行開墾荒地,這不比你們佃彆人的地種強?”
“如你所言,主家要了你們六成的租子,還不提供農具、農肥、糧種,還得為他們準備牧草,除此之外,人家有活兒計了你們還得幫忙。
這般算下來,一年到頭,留在家裡的錢或者糧食所剩無幾吧?不對,該是不夠一家人果腹的。”
董仲書點頭,感慨著司農寺員外郎對農事的熟悉敏感。
林冉又道:“安北府種植的是冬小麥,沒有新三府的高產種子,伺候得好了一年最多兩石,一般般的也有一畝地都不到兩百斤。
全家人一年到頭累死累活,一畝地也才留八十斤糧食。除去各種各樣的成本,不倒貼錢都是你們經營有加了。”
董仲書覺得林大人這個經營有加充滿了諷刺。
林冉繼續道:“你想想我們北疆縣的春小麥一畝畝產四百斤,你們一落戶就有十畝地,那麼一年就可以收糧食四千斤。且陛下說了,新三府頭幾年是無需交稅的。
我們屯田司有專門合作的糧商,還不需要擔心糧商會壓糧價,賤賣糧食。
你可以去外麵打聽打聽,今年那些老百姓賣糧食賺了多少錢。”
林冉絮絮叨叨說了一大通不帶停頓的,周允琛坐在她身側,平直的唇線稍稍上揚。
趙同知懵逼地看著林冉,好家夥,他的正事還沒有說呢,林大人就開始忽悠人舉族遷移了。
趙同知跑神地想了下,安北府的知府知道了指定得暴跳如雷。
林冉可不管彆人怎麼想的,若是她在這種情況下,肯定會選擇搬遷啊。
林冉義正嚴詞:“知道你們孝順先祖不舍搬遷,但你們若是在祖籍把自己餓死累死,死全了,沒後了,那才是對你們祖宗的大不孝呢。
到了地底下,你們祖宗都得追著你們打,你們說是也不是?”
周允琛笑:“夫人說得是。”
董仲書懵逼,他從來沒有這個角度想過問題。
他不是沒有勸爹遷移,隻是他爹總說不能遺棄祖宗。
“換個方麵來想,”林冉繼續開口忽悠,呸,繼續分析:
“你們若是都遷移來新三府,早先呢可能先吃點苦,慢慢地可以攢家底啊,越攢越多,以後說不定啊能攢大宅院,是不是給你家祖宗長臉了?”
董仲書愣愣點頭。
林冉笑:“你瞧,這種種好處,彆人想要都沒得,怎麼你們不知道主動掌握呢。”
說著,有些痛心疾首。
古人重視宗親族裡,她明白,但是也彆太擰勁兒,一根筋不知道變通。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