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四躥難以管理,若被有心人利用,大豐內部危矣。
忠毅伯也出列附議,尤其是京城的布防,這一段時日都彆輪休了。
而胡尚書心裡想的全部都是住宿、米糧、衣物被褥、還有醫藥……
娘誒,要暈過去……
豐帝沉著臉問:“關於流民的安排,諸卿怎麼看?”
“陛下,不若將其安排在冀州、燕州幾府。”
趙侯爺:“揚州府六七十萬人口,冀州、燕州能留多少?”
先前那位官員又道:“那依侯爺之見該往哪裡安排?”
趙侯爺麵向豐帝:“陛下,不若將流民引入西北。”
嗯?
滿朝皆驚。
第一個反對的就是許尚書:“陛下,西北尚且開發兩年不到三年,且有十五萬將士要養,侯爺此法恐怕不妥。”
隻見趙侯爺歪嘴一笑,“陛下,今晨臣上朝時,聽聞路過商人們正在商討西北招納流民之事。”
“哦?”豐帝驚訝,身體微微前傾:“趙卿細說來。”
趙侯爺從袖子裡拿出一張紙,李福很有眼色地下來拿出那張紙上呈給豐帝:“西北各府發出布告,招收流民開荒墾地、開溝挖渠,提供一日三餐,若落戶西北者,條件從前。”
許尚書麵色有些難看,這消息他提前不知情。
胡尚書心情很好,這樣他可以少花點錢了。
豐帝細細看著布告上麵的內容,又回憶著林冉上來的賣慘折子,沉著臉不發一語。
眾人看著沉默不語的豐帝一時間拿不準他的心思。
趙侯爺微微斂眸,頭幾不可察地往沈國公的方向傾了傾,片刻後沈國公出列,“陛下,西北既然能發出此布告,就說明西北做足的準備,有能力安置這些流民。”
許尚書不知道做出這決策的人是誰,是西北地方官員為了搶人還是屯田司招人挖田,但是幾十萬人新三府絕對是吃不下的。
於是稍稍退了一步:“陛下,即便如此,也不能把人全部往新三府相引,若是全部引入新三府,賑災糧該送往新三府才是。”
今日是大朝會,周三爺也參與了朝會。
周三爺想了想出列:“臣附議,陛下,不若在各府各縣設立一個排查點,有意向者授予去往新三府的路引,分往新三府。”
豐帝還是沉著臉,“此事再議。”
退了朝,回了自己的勤政殿。
他又把林冉的信件和新三府各府的信件拿出來瀏覽。
所有人的信件,雖然不同方法,但是都是說的同一件事——西北乾旱。
如此乾旱下,新三府各府又發了布告招攬流民......
豐帝在思考,到底是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就在此時,李福從走近輕聲道:“啟稟陛下,西北來信了。”
豐帝厲眸一閃而過,看著那封信靜默不語,許久才讓李福拆開了信。
信是林冉寫的,先表達一番南方洪澇自己的痛心和感慨,又說自己和各府各縣的地方官員商量好了,身為大豐官員,定當要為陛下排憂解難。
他們可以接納一些流民來西北,為西北開荒挖渠做貢獻。
又說了西北窮是真的窮,乾飯沒有,喝點稀的不餓死這些流民還是可以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